西安事变纪念馆

今天去参观一下西安事变纪念馆,如下是文字记录,末尾有视频。

有时候通过对同一个事物名称小小的变化就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在1946年3月由胡宗南发起的将蒋介石藏身处的虎斑石旁修建了正气亭,后来更为为民族复兴亭,到1949年建国之后成了“捉蒋亭”,而到了1986年更名成了“兵谏亭”。从这个小的例子当中我们能够真切地感知到国共关系的变迁。这让我想起了以前葛优所主演的电影,当台湾人来到大陆说1949年当大陆沦陷以后,当时葛优在第一时间打断并纠正她——那叫解放,这两个例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中共的地下工作有多强

1936年春,东北大学学生、中共地下党员宋黎、韩永赞、马绍周等先后来到西安,以张学良秘书的身份在东北军中工作。

1936年3月,经宋庆龄、李杜等人介绍,中共党员刘鼎(阚尊民)来到西安,以张学良侍卫副官、东北义勇军代表身份住在张学良公馆东楼。后成为中共中央派驻张部的代表。

这两个例子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中共地下党对张学良的影响。

解放日报的由来

《解放日报》是西安事变期间中国西北抗日联军的机关报。1936年12月13日在西安创刊,报社地址位于西安市五味什字。西安事变爆发的当日,驻西安的东北军派人接管了国民党陕西省政府机关报《西京日报》。次日即改本名出版。《解放日报》初由丛德滋任总编辑,“东北民众救国会”宣传部副部长张兆麐任主笔,继由张兆麐接任总编辑,中共地下党组织指派韩进、魏文伯等参加编辑工作。

错综复杂的形势

西安事变的爆发,引起国内外和国民党内部各种政治势力的强烈反应。广大爱国民众纷纷要求严惩蒋介石,以谢国人。在国民党内部,亲日派调兵遣将,积极策动“讨伐”张学良和杨虎城,轰炸西安,企图取代蒋介石的统治地位;亲英美派则主张设法营救蒋介石,反对立即“讨伐”。苏联强烈反对西安事变。日本政府指望乘机挑起中国大规模的内战,以实现其灭亡中国的野心。英美政府从本身的利益出发,主张缓和空气,以便打击日本的侵略势力。局势极为复杂,斗争异常激烈。

感受我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

毛泽东、周恩来在西安事迹第二天给张学良的密电中文中明确提到了四个措施

甲、重兵置于潼关、凤翔、平凉,潼关尤要。

乙、号召西安及西北民众起来拥护以举,对全国亦然,只有将全部行动基础置于民众之上,西安起义才能确定地发展其胜利。

丙、对全军举行广大深入的政治动员,此着是最紧要任务之一。

丁、胡宗南、曾万钟、关麟征等向南压迫时,红军决从其侧后配合兄部坚决消灭之。恩来拟来西安与兄协商尔后大计,请派飞机来延安接。

我们可以来简单地解读一下,第一条是关于军事部署,第2条和第3条则是明确的政治动员,我党在思想阵地建设方面明显是棋高一招, 看到这里给我不小的启发,那就是无论是在革命年代还是在现代社会一个组织要想做成一件大事,首先要解决的团队成员的思想问题,而这也是我党后来所总结的几大法宝之一。

感受主席的战略分析能力

毛泽东于1938年5月所定怕《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写道:

敌人在我们这个大国中占地甚广,但他们的国家是小国,兵力不是,在占领区留了很多空虚的地方,因此抗日游击战争就主要地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的战役作战,而是在外线单独作战;并且由于中国的进步,就是说有共产党领导的坚强的军队和广大的人民群众存在,因此抗日游击战争就不是小规模的,而是大规模的••••于是中国抗日的游击战争,就从战术范围跑了出来向战略敲门,要求把游击战争的问题放在战略的观点上加以考察

历史书上面对于毛主席的评价是伟大的战略家,当时学习并没有特别深刻的理解和感受。然而当我在博物馆当中这一段文字的时候不得不发自内心由衷地敬佩,在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横行霸道,甚至有“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亡国论甚嚣尘上然而在1938年即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从战略的层面预测出中国必定胜利,这是何等的远见卓识。

博物馆中那一个又一个文物看似静态,就像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一样,在博物馆当中穿梭,我们作为游览者就好像顺着历史的长河顺流而下尽情观赏沿途的风景。每次到一些名胜古迹总会看到一些导游给游客们讲各种名人轶事与江湖传说,比如“摸摸狮子头、步步高升”,于是景区的狮子头变得锃亮无比。在我看来这些并不是并不是参观的重点。博物馆除了展示给我们精妙绝伦的文物,让观众感慨几百上千年前祖先高超的技艺和智慧,更为重要的是:博物馆告诉我们从哪里来,华夏文明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了今天并不断地代代传承。

在我们去参观博物馆之前,需要查询资料、提前做做功课,并在参观之后整理思路:这次的参观给我带来了哪些新的发现与思考,刷新了哪些认知,又产生了哪些新的疑问,从而激发自己去查阅更多的资料,博物馆带给我无穷的动力去探索新知,对我来说这就是参观博物馆最大的价值所在。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