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链笔记中如何高效利用标签

为什么要使用标签

标签到底有多重要,我给你举个例子说明:比如我在看文章中偶然看到下面一句话: 有些公司虽然学到了华为的狠,却给不了华为的钱。要狼性,就要给员工吃肉,你喂人家吃草,这狼性从何而来? 激励

如果你用分类的思想来看,你将上面这个素材放到哪一个目录中去?放到企业管理中?还是专门放到有关华为的一个目录中,还是放到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这个子目录中?无论放到哪一个目录中对于你以后的分类、引用无疑都会带来很大的麻烦,而我则直接打上对应几个标签就可以了,完全不用担心分类的压力(由于这个素材中“华为”是关键字,所以将这两个字打上双括号,这句话后续我会在有关写激励的文章中引用,而原文中没有激励这个关键词,所以就需要单独打上这样一个井号形式的标签)。

在后续使用过程中无论是通过“华为”还是“激励”这两个关键字都可以将这则素材快速挑选出来加以引用,这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身边很多人积累了大量素材却没法灵活应用的原因,这正是我们没有高效使用标签是有一定关系的。个人知识库中的资料就像在仓库中杂乱摆放的物品一样,由于没有合理的组织因此没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

正确理解标签

对信息进行管理有标签和分类两大形式,二者可以概括为如下明显的区别:
标签是扁平的,分类是层级的

标签是精确的,分类是粗糙的

标签是多维的,分类是一维的

标签不应该视为简单的分类,它更应该视做“索引”,在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这本书中,作者将标签视为索引,他提到:

将收录的信息索引化后提取:所谓“索引”,并不是信息本身,而是寻找信息的线索。正如“想知道怎么泡出好喝的咖啡,问一下××就知道了”一样,我们只需把握信息的参照方法和所在位置即可。

打标签的注意事项

打标签的时候尽量精炼化,在一些笔记群中我看到有些伙伴打的标签打得非常长,比如:这里是张三的学习笔记,摘星星(金句收集)、我的人脉银行、个人品牌文案收集……从字面上这些标签挺不错,但是却存在一些影响效率的因素,我个人建议优先使用英文单词来构建标签体系,因为当我们无论是在电脑上还是手机上快速录入这些灵感素材的时候,系统输入法默认就是英文输入状态,比如我需要把一个灵感快速放到“收件箱”这个标签上,当我输入in很多速记软件(如Flomo)就自动帮我们联想到了inbox这个标签,快速点选即可完成这个步骤。如果你还要再切换为中文,然后再去打中文的关键字,如果遇上重名的字还得再进一步的去选择汉字,这无疑就降低了效率。而如果采用英文方案就没有这样的烦恼了。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如中文成语具有更加凝练的特点若换成英文反而由于单词太长而会影响效率,因此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我的所有标签

双链笔记中如何打标签

双链笔记中关键字的标识有两种方式,第一种使用井号,第二种使用双中括号。单纯从功能性的角度来讲,这两者是等价的,但是在如下的场景中存在明显区别:当关键词中间存在有空格的(如国外的人名,多个英语单词组成的词组或名子)时就必须用双中括号。(换句话说井号无法跨越空格),在Logseq中我曾经走过一些误区,我在整理自己的笔记时习惯性用井号方式设定标签


因此我们可以优化为如下形式: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