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给你一个知识管理小神器

首先给大家说一下,如果你对个人知识管理感兴趣,请一定要看到文末哦(因为有福利)

正确看待系统学习与碎片化学习

学习方式:系统学习+碎片学习,通过近一年的编程学习,我总结了一下系统学习方式主要是通过专业的编程书籍,它的好处是系统性比较强。这里的碎片化我专指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的Python文章。

在少数派上有一期文章《碎片信息的网状化管理》中提到过一个观点,信息的碎片化并非一无是处,从客观上看信息的碎片化有其特殊的价值,比如信息碎片中可能孕育着新的机会和可能性,碎片信息之间的连接也会激发出创意的火花。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不应该盲目地拒绝碎片化,而更应该认真思考如何去充分地利用它。

碎片学习有特定的优势,一方面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灵活进行,另一方面适用于快速解决相对简单的小问题。然而它的缺点也较为明显,难以系统地掌握某一领域相对全面的知识。在对待这两种方式的时候应该把握一个原则:系统学习为主、碎片学习方式为辅。

整体流程分享

零碎的时间:收藏+阅读+回顾
大块的时间:整理+实践

我之前在网上看到一句对cubox的评价觉得很贴切:

如果Google是我的图书馆,那么Cubox就是我的小书架。

cubox非常重要的特点就在于多端同步,我订阅了一些学编程的公众号,在早上起床的几分钟时间可以将我感兴趣的文章一键转发到cubox中,当我在上下班通勤的过程当中我可以拿出手机,快速浏览一下自己的收件箱,觉得价值的不大的内容就直接归档掉,有价值的内容就进行划线标注。当我晚上下班到家在电脑跟前的时候可以充分用大屏幕进行整篇文章的沉浸式阅读,以及阅读之后的整理工作。下图是我个人的使用数量
使用情况

为什么要通过微信公众号这种形式学编程呢,从表面上看它确实比较碎片化,但是它的优势就在于时效性比较强,Python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它有着丰富的第三方库,而且更新的频率非常高,公众号的作者遇到比较有意思的库就会第一时间分享出来,另外一点就是有些书籍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可能没太注意作者的版本,这就会导致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学到的并不是最新的语法,比如我在学习的过程中就遇到如下几个小例子
字典合并



我使用这个软件已经有309天,也买了专门的付费会员,收藏了900多张卡片。cubox在使用过程中我也总结了几个小技巧:对于高价值以及经常需要查看的文章,我会把它放到自己单独指定的收藏夹当中。对于那些不经常用的或者价值一般的内容看完就进行归档。最后一类是低价值的文章直接删除即可。

收藏夹与标签的使用

这里分享一下在cubox中收藏夹与标签的区别与用法,收藏夹可以理解为电脑中的文件夹,一个文件只能存放在某一特定的文件夹中,但是一个文件可以有多个标签。

对信息进行管理有标签和分类两大形式,二者可以概括为如下明显的区别:
标签是扁平的,分类是层级的

标签是精确的,分类是粗糙的

标签是多维的,分类是一维的

标签不应该视为简单的分类,它更应该视做“索引”,在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这本书中,作者将标签视为索引,他提到:

将收录的信息索引化后提取:所谓“索引”,并不是信息本身,而是寻找信息的线索。正如“想知道怎么泡出好喝的咖啡,问一下××就知道了”一样,我们只需把握信息的参照方法和所在位置即可。

我的收藏夹就是简单的三个,与Python相关的一个,与个人私密信息相关的一个,其他的一个


而标签就会相当之多了,示例


在读一篇文章的时候首先放入三个文件夹的一个(因为只有三个,所以很方便分类),然后打上相应的标签,这样通过标签后续可以非常方便的过滤(如上点击class可以看到所有与它相关的文章)还有一点非常关键的就是当你阅读并进行了摘录后一定要进行后续的整理和总结

在阅读做笔记的过程中要尽可能“转述”的方式而不是简单的“划线”,因为划线会让我们的大脑产生“能力错觉”——即划线了大脑就以为学会了掌握了。而强制性的转述一方面是需要对作者的原话进行理解,更为重要的是在转述的过程中会激发大脑对自己原有的知识进行链接。这也是必要难度理论研究所证实的。
最近软件正在搞活动,可以赠送三个月时间,推荐给各位小伙伴们: https://cubox.pro (下载或注册 Cubox 输入推荐码 zbb58h 领取 7 天会员)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