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笔记系列(0)_我的阅读之路

在之前有一片文章里面给大家提到的一个话题(同时对于我自己来说也是一个命题作文),那就是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阅读经历,今天的文章就讲讲阅读这档事:

小学初中

在我的童年记忆里面,仅有的可供阅读的书籍就是学校的教科书(语文、算术),那时的小学生没有现在的电子产品,也没有各种各样的玩具,连图书也少的可怜,不过那时候却有青山和绿水、池塘和菜园,平常放学和寒暑假的日子里除了地里的劳作就是无忧无虑的游戏,和现在的小孩子比起来,虽然物质生活极度困乏,但我们却乐此不疲(至少没有做不完的家庭作业和没完没了的补习班)。

高中

高中的时候由于家里面生活特别困难,买课外书就成为了一种奢望,但是对于自己特别喜欢的书就只有从牙缝里面省出生活费来购买。后面听说县城有一家新华书店,到了周末的时候就到新华书店里面站着去看书(新华书店里面没有凳子),我现在仍然能够非常清楚的记得,当时的书店里面有几位大妈服务员,看到我们几个穷学生在里面光看书而不买,每次都用恶狠狠的眼光盯着我们并大声地呵斥“你们到底买书不买书,不买的话就不要在这里看!”年少的自尊心受到莫大的打击,所以后面索性也不在新华书店进行看书了(直到如今我都对新华书店有着非常大的成见,与这段经历不得不说有一定的关系)
高中一年级的时候当时的语文老师给我们布置起作业:每天要抄写一篇美文(而且每星期要统一检查一次),当时学生们不能够理解老师的这番用意,所以很多学生偷懒,每天不想抄写的时候,就抄写几句诗歌作为应付,也许我当时有点傻乎乎的,完全是硬着头皮一天天坚持了下来。转眼间一个学期、一年就这样坚持了下来。后面上了高中二年级,语文老师也换了当然也没有这个强制性的要求了。可是不知不觉当中所养成的这个好习惯竟然为后面带来了莫大的作用。前几年当我整理自己资料的时候,竟然发现了当年记录的好几本笔记,这时我清晰地记起了高一语文老师所传递的一个观念:

人们常说天下文章本一家,你抄我来我抄他。换一句话来说在写文章这件事情上,我们和那些作家相比,差距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大,一篇文章只不过是由一个又一个的文字集合在一起的排列而已。而那些作家只是掌握了这种“排版”的技巧罢了。

经过高中几年这种刻意的训练之后,无形之中语文竟然成了我最擅长的学科之一,每次考试都会在120分之上,个人的作文更是多次获得老师的认可。

这段经历后面也给我带来了一个启发,有些事情刚开始看起来好像很笨(因为我们自己的知识所限,并不能深刻意识到它的价值),可是经过岁月的积淀之后,某一天你突然回头,发现竟是冥冥之中它竟然是成功的捷径。

大学

后来上了大学突然发现有了图书馆这个神圣的地方,那种心情简直可以用如鱼得水来形容,本科的第一专业是文科类专业,尤其是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讲课的老师在课堂上总是会给我们列出一些书单,让我们课余时间去图书馆借阅,平时的课堂作业动不动就是两千字或者三千字的文章对某一个课题的小论述(话说和我现在发一篇微信公众号的文章字数差不多),刚开始同学们都是绞尽脑汁来凑字数,到后来竟然慢慢都习惯了,在期末考试的时候,老师就给每一位同学发一张大白纸作答,大家在上面洋洋洒洒,有些同学一张大白纸竟然还不够用!

由于自己的个人兴趣,攻读了计算机的第二专业(没想到四年后的自己从此踏上了IT这条不归路),当在图书馆里面发现了大量自己感兴趣的计算机书籍的时候一种如获至宝的心情油然而生。

我在小说里面也提到过这个情节,当年自己将图书馆里面计算机应用、数码类的期刊、杂志全部翻阅了一遍(至少有二、三百本),并做了相关笔记。

在大学4年毕业的时候,通过图书馆借阅系统查询,自己借阅的图书达到了几百本(具体数字记不清了,这还不包括上面提到的在阅览室内部阅读的计算机相关期刊),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大学四年的时光除了花在教室就是图书馆了。
在自己的大学时期,总体来说从数量上确实读了较多的书籍,可是从现在的眼光来看当时完全是一种机械式的,或者单凭兴趣作为出发点,并没有多少系统性的阅读理念。而当自己真正的从学校踏入社会,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的阅读经历才显得更为珍贵。

职场阅读经历

进入职场之后,工作时间成为了主体。所以阅读主要是靠自己的业余时间来完成。由于之前自己已经养成了这样的阅读习惯,所以并不需要他人来强制。而后面的阅读经历和求学时期有什么样的重大区别呢,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

目的性

大家都已经是成年人了,不会再像懵懂的青少年那样在校门口的私人书店为了言情或武打小说而着迷不已。进入职场的我们关于阅读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充电,因此无论是为了执业资格的认证考试,还是专业方面的进修需要,大家都需要阅读。因此在阅读书籍的选择上面一般都有非常明确的目的性。

自主性

这一点也是成人学习和未成年人学习的一个重要区别,阅读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是“你自己需要”所以你就去读喽,而不再是你的父母逼迫或者是因为你个人嫉妒心作怪,羡慕身边朋友的“博览群书”
所以从阅读的内驱力便可以大致判断出一个人阅读的持久力如何,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人总是说自己工作很忙,所以一年也读不了几本书,而那些我们所羡慕的业界大牛们其实他们比我们工作更忙,业余时间更少,而事实上——人家读的书也比我们远远更多啊!

在内驱力这件事情上,我习惯性地给那些羡慕我读书的人们说下面的话:

关于阅读你真的热爱吗?
你所谓的热爱,只是在朋友圈看到别人发了一篇《惟跑步与阅读不可辜负》,然后不假思索就点了转发然后一整天泡在微信朋友圈和微博上不能自拔,当别人问你过去的一年看了多少书有何体会感想时,你振振有词“每天工作那么忙,都快累死了谁还有空读书啊!”
还是在图书馆从早上开馆就早早的前去排队,中午吃饭都顾不上(草草的吃上一个面包喝上几口水)中午顾不上午休一直到晚上闭馆的音乐声响起才恋恋不舍的离开,在走出图书馆后望着满天星空感到意犹未尽的满足感?这种经历你可曾体会过?

关于阅读这件事,大家在看了我上面的文字之后可能觉得一切似乎都是顺风顺水,其实在这件事情上我也走过不少的弯路,如果你感兴趣的话我后面单独写篇文章来给大家进行分享。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