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经济》听听刘强东怎么说

上一周读了刘强东先生的《品质经济》,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感受:

简要说明:正常字体为书中原文、粗体字为个人感想。

对供应链的再认识

十节甘蔗理论
从一个产品价值实现的角度来看,商业链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从生产厂商到最终消费者,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供应链。这条供应链上包括创意、设计、研发、制造、定价、市场、仓储、物流、支付、售后这样十个环节,十个环节环环相扣,如同一根甘蔗。我们形象地称之为“十节甘蔗”。那么对于这十节甘蔗的供应链,京东作为电商应该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通过大量的研究和思考,在参考了很多知名企业的案例、企业家的思想,以及各种文章资料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供应链中的所有环节,从长期来看,其利润都是相对固定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市场的充分竞争使得每个坏节都将其利润维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之内。
刘强东在这里提到的十节甘蔗的观点是非常有意思的,这一点让我想起了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当时做企业管理软件其中就有一个模块叫做供应链管理,当时的我对于供应链的理解就是进销存,若干年过去了用如今的观点来看当年的认识是多么肤浅。

品质三角

在我们的品质三角中,品质流通考虑如何高效地将商品与服务交付到消费者手中,它是品质三角得以形成循环的关键,也是支撑品质经济的重要支点。品质流通是以平台作为基础来达成的,品质制造考虑如何高效地制造符合消費者需求的产品,不同于工业时代以质量控制为核心的制造。在互联网时代,质量控制和个性化生产成为品质制造的两个重要抓手。品质消费主要考虑消费者对购物体验的各种需求。在消费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提升消费体验是品质消费主要考虑的问题。互联网时代,品质消费对整个品质三角往往具有驱动作用。


以前在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时候,我们学到这样一个观点,在商品经济中一共分为三个环节:商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这三个环节是紧密结合、不可分割。中国千百年来由于存在着重农抑商的传统思维导致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步伐相当缓慢。而刘强东在这本书当中比较明确地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那就是如何来重新定义商品流通这个环节,流通环节的本质就是一个中介,京东如何扮演好自己的中介作用并且不断将这自身的影响力扩大化,本书里面进行了较多的思考。

个人思考:到底是大而全还是小而精,这个讨论恐怕真的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才是根本。
2007年,京东就确立了全品类战酪。做垂直电商是没有前途的,独立的垂直电商很难存活下去,京东要发展必须有新品类满足用户需求,向全品类扩展。

关于大数据的思考

数据是当下企业最核心的资产和创造价值的源泉。数据正在成为企业的一种新的资产。数据资产将是继财务资产、人力资产和知识产权资产之后企业的第四种资产。而且未来数据资产在企业资产里的价值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与传统零售不同,在线零售的天然优势在于消费者的购物动作都可以转变为数字化的日志记录。京东在中国电商中可以说拥有最完整、最精准、价值链最长的数据,这是数亿中国用户真金白银的购买行为诞生的数据。京东大数掘平台数掘总容量已突破200PB,每天新增超过1.5PB数据,每天约有20万个报表分析作业运行,日处理数据量达到150亿行。在庞大的订单量背后,京东的数据链记录着每个用户的每一步操作。从登录京东商城浏览、选择商品、页而停留时间、评论阅读情况、是否关注促销到加入购物车、下单、付款,最终是否有售后和返修,用户的完整数据都被记录下来。这些数据不仅“实时",而且在以成倍速度增长。也就是说,京东已经形成一个储量丰富、品位上乘且增量巨大的数据金矿。

读到这里的时候让我产生了很大的感触,之前在读王坚博士的《在线》时博士已经给我们描绘了这样的一幅图景: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在电商这一块已经做出了很多你我想像不到的实践,如电商可以对顾客挑三拣四、看菜下饭,而且是在你毫不知情的情况下:

  • 不同的人在买同一张机票的时候,机票公司就会给你区别对待
  • 你身体不太好有投保需求,对不起保险公司一开始就会拒保
  • 你我的所有隐私在大数据时代突然变得一文不值

对于我们普通的消费者而言,在信息技术发展越来越成熟的今天,大数据对于我们到底是有着更大的好处还是威胁,这一点还真不能断然下结论,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在带来越来越多便利的同时,也会对个人隐私带来越来越大的威胁,从刘强东这一段描述当中你大概也能感觉到,你在京东上面的所有的动作其实早已经被系统一一记录了下来,这些数据就是后续对你统计分析的基础。可以不夸张地讲在这些互联网巨头面前,我们连底裤都没有还有什么隐私可言?

到底是哪里变化了?

从供给侧来看,由于供需错配,带来库存高企;生产商、供应商资金短缺,无法进行前瞻性、创新性研究;侵权、恶性竞争扰乱行业秩序,损害创新文化,阻碍制造业升级发展。生产商需要转型升级来满足消费者高品质和个性化的需求。
从供应链来看,供应链正由原先的产品推动型向需求拉动型转变。供应链结构彻底变化,采购、生产、库存、组织、渠道、信息等全面发生变化:集中订单模式转向多批次少批量模式,批量生产转向个性化定制,集中生产转向云端柔性制造,实物库存由信息库存代替,跨机构多部门协同演变为扁平化组织,信息单向传递演变为信息全程可视,大数据成为供应链的底层结构。
在这一节中刘强东先生讲得非常精彩的,无论是订单的模式还是生产的模式,经济的转型与升级确实是客观存在的,也恰恰是因为这些变化给我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物流成本的再审视

自建物流,成本更低->物流的特点之一是规模效应,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成本才能降低。按照京东的统计,单一城市每天超过2000单,运营成本跟外包给第三方就差不多了。像北京、上海这样的核心城市,每天有几万件包裹,平均下来,每单费用远远低于第三方外包。京东的配送效率比快递公司高很多,如果我们自己不做快递,而是外包给其他快递公司,京东的物流成本将提高30%。所以京东自建物流并不是提高了成本,反而节省了大量的成本。

通过仓配一体的物流管理,京东的物流成本占整个成本的比例只以有5%-7%。这个数字说明了什么?说明京东实际上已经实现了把中国品牌商的物流成木占比从16%降到5%-7%的目标,帮品牌商省了10个点的费月,如果只着电商成本的话,京东的费用率只占销售额的7%到10%。以家电为例,家电厂商可以多赚5个点,售价比传统零售商便宜3个点,自己还能多赚2个点。其实京东电商一直是赚钱的,别着这么低的价格,仍然有非常好的利润,而且还让合作伙伴赚钱了,让消费者省钱了。

这个观点确实很出乎我的意料的,京东做物流在我们圏外人的观念里面都是一个负担,因为物流是重资产的应用场景,自建物流要涉及到巨大的仓库、众多的车辆、还有广大的员工等很多的因素,成本应该很高才对,而通过刘强东的视角我们看到的却是相反的景像。也许这就印证了那句话万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沃尔玛为什么成为渠道时代的王者?

1969年,沃尔玛成为最早采用计算机跟踪库存的零售企业之一
1980年,沃尔玛最早使用条形码技术提高物流和经营效率;
1983年,沃尔玛史无前例地发射了自己的通信卫星,随后建成了卫星系统;
1985年,沃尔玛最早利用EDI与供货商进行更好的协调;
1988年,沃尔玛是最早使用无线扫描枪的零售企业之一
1989年,沃尔玛最早与宝洁公司等供应商实现供应链协同管理。

上面的素材可以借鉴,但给我的收获却是,看问题不能只看到表面现象,并不是因为沃尔玛应用了信息信息所以就成了王者,这个因素只是其成功的因素之一(必要不充分条件),就像个人努力之于成功一样,成功的人一般都很比较努力,可努力并不一定换来成功。

业界有个说法,互联网品牌获得用户容易,获取粉丝不易。京东数据显示,PLUS会员中忠诚型用户占比超高,比全站平均水平高近3倍。同时,京东平台上的钻石会员比例超过一半,如果加上金牌会员,占比则超过80%。无疑,PLUS会员是京东用户中忠诚度最高、消费能力最强的铁杆粉丝。PLUS会员高度认可京东,并自带口碑传播功能,他们对于京东而言,无疑比金子更可贵。从职业分布看,白领和教师人群比例非常突出,比全站平均高出80%。
之前我在听《商业史精读》中亚马逊的案例时充分领略了亚马逊会员制度(飞轮效应)的魅力,后来我加入了京东plus会员算是亲身体验了这一过程,京东plus和亚马逊会员的运作模式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而从我自身体验来看其会员粘性确实是非常强的。

看清我们的位置

全球制造业已基本形成四个梯队的发展格局:
第一梯队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第二梯队是 高端制造领域,包括欧盟、日本;
第三梯队是中低端制造领域, 主要是一些新兴国家和经济体,其中就包括中国;
第四梯队主要 是资源输出国,主要包括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非洲和拉美

这个说法还是比较客观的,我们的位置只是第三梯队中的一员,距离第一梯队仍然是任重道远。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