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未来

断断续续花了两周的业余时间把这本书读了一下,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分享。如果你时间紧建议先看一下我下面写的整体评价再决定是否需要读下面的摘抄,如果时间充分,建议读下我摘抄下来的部分(相信还是有所帮助的)

内容简介——来自douban

迎来“深度学习”这项重大技术突破后,人工智能已经从发明的年代步入了实干的年代。面对已经来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必须了解人工智能,跟上人工智能发展的脚步,这样才能不被时代淘汰。
全球目前人工智能发展的情况是怎样的?
全球的人工智能巨头企业有哪几家,现在它们有什么贡献?未来它们又将如何改变世界?
人工智能已经改变了世界前进的脚步,那么人工智能的发展阶段如何区分?
人工智能对社会的最大冲击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大规模冲击?
在未来,个人、企业、政府究竟该如何协作,才能打造出繁荣的社会图景?

总述:

整体评价:

这本书给三星的评价吧,本书一共8个章节,前6章没有特别干货的内容(感受很多内容有凑字数之嫌,把互联网公司的历史、发展过程等堆叠了不少文字,当然这些内容是开复博士自己的切身经历,所以有大把内容可以写,但是与AI关系确实不是特别大,而且书中时不时地把自己的业界地位拎出来给读者介绍——首席科学家啦、先行者啦、培养了N多牛叉的弟子啦……)第7章,一个癌症患者的思考,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反正是这本书中真情实感流露最为充分的内容,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的。第8章是一些引申的思考不妨读一读。
对我有启发和借鉴的内容

  1. 中美互联网公司的发展模式差异——这部分写的很不错,当然确实是作者的亲身实践与观察总结。
  2. 关于个人事业与生活、家庭的关系——也就是上面提到的第7章内容值得细细品味(能读出作者的真情流露)
  3. AI时代更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否则总有一天我们都会被AI淘汰掉。

AI导致的就业危机

我们必须担心的不只是严重的失业问题,还有未来庞大财富将落入新崛起的人工智能巨擘手中,导致财富分配严重不均衡的问题。Uber(优步)是当今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创新公司之一,虽然它将每趟载客收入的约75%分给司机。如果再过几年,Uber可以用自动驾驶技术取代所有的人类司机,那么该公司的价值将会变得多么惊人?再比如在核发贷款时,由于算法核贷的能力更高明、贷款的违约率更低,而且完全不用人类干预,如果银行能用算法取代所有的贷款专员,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这不是想象中的情节,类似的转变很快就会大规模发生在货运业、保险业、制造业、零售业等各种产业中,有些变化已经在小范围进行当中了。
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上面描述的场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

关于中美互联网公司的差异

外国分析师在美国公司无法占领中国市场这个问题上纠结的时候,中国的公司正忙着打造更好的产品。微博平台“新浪微博”的灵感来自Twitter,但新浪微博更快地拓展了多媒体功能。和Uber竞争的共享出行服务平台滴滴出行,大幅拓展其产品功能,如今滴滴出行在中国每天的出行次数,已经超过了Uber在全球每天的出行次数。被比作中国 BuzzFeed的“今日头条”,使用了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为每一个用户提供定制化的新闻内容。现在,今日头条的市值也已超出 BuzzFeed许多倍。美团的灵感来自 Groupon,但其业务线却从团购一路拓展至电影、外卖、酒店、旅游等本地生活服务等,现在美团的估值已经10倍于 Groupon。西方分析师只会将这些公司的成功视为依赖政府保护的结果,却看不到其中蕴含的世界级创新。

这些用户有自己的喜好,用不惯硅谷那种全球一体化的产品。谷歌及 Facebook这样的公司往往不喜欢根据当地顾客的习惯与偏好对核心产品或商业模式进行改变或调整,它们坚信只需要打造一款很好的产品就够了。互联网问世初期,这种模式帮助它们横扫全球,因为那个年代多数国家的技术还落后它们一大截,生产不出本地化的产品。但是随着技术在全球的普及,强迫处于不同国家与文化背景的人们接受在美国创造、针对美国人偏好的产品越来越难了。
结果就是当中国的互联网产品和硅谷原创产品直接竞争时,美国公司对产品本地化的不情愿成了中国创业者最大的机会。中国用户偏好和全球化产品之间的每一项分歧,都成了中国本地竞争者的机会。他们开始把自己的产品和商业模式本地化,让中国互联网用户和硅谷之间的鸿沟日益增大。

在我看来,愿意在现实世界里认真耕耘,是中国和硅谷科技公司之间最大的差别之一。美国的创业公司喜欢坚守自己的认知领域:建立干净的数字平台,促进信息交流。商家可以用这些平台进行交易,完成线下服务,而科技公司本身则不愿意亲力亲为去线下做事他们向往HBO剧集《硅谷》(Silicon Valley)中描绘的神话:一群聪明的极客在旧金山的公寓里足不出户,就能打造出数十亿美元的事业。

中国的科技创业公司没有这么好的条件,它们身边满是凶猛的竞争者,虎视眈眈地准备对它们现有的产品逆向分析。它们必须用规模、资金以及劳动力的效率来跟竞争者拉开差距—疯狂烧钱,依靠大量廉价劳动力来运作它们的产品,使它们的商业模式难以复制。这是中国互联网世界的重要特质,是脑袋里根植着硅谷正统观念的美国分析师们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的特质。

上面这部分文字确实是源自于开复博士丰富的工作经历(其他从业者可能会有类似的感受但很难作为上面贴切的总结)

患癌症后的思考

此外,邦妮·韦尔关于临终遗憾的呕心沥血之作,在我最脆弱的时刻让我重燃希望。星云法师,他的智慧带我走出了一直以来的执念,迫使我真正面对自己。如果没有这些不可量化、不可优化的感情联结,我永远不会明白生而为人的真正意义。如果没有这些人,我永远不会重新划分事情的轻重缓急。我开始减少工作时间,并花更多时间享受生活。我不再试图量化每次行动的影响—如与谁会面,写信回复谁,花时间与谁沟通,而是平等对待我周围的所有人。我对待他人方式的转变不仅对他人有益,同时也让我有了完整感、满足感和淡然的感觉,这是工作中的成就永远无法带给我的。

人工智能固然强大,而人类独有的爱才是我们生活中最需要的。爱是第一眼看到新生儿的瞬间,是坠入爱河的那一刻,是朋友的倾听所带来的温暖,或帮助别人时感受到的自我提升。人类对自己的心灵还欠缺认识,更谈不上去复制。但是我们确实知道,只有人类具有爱与被爱的能力,也希望爱别人和获得爱。而爱与被爱的感受构成了我们生命的意义。我坚信的未来是由人工智能的思考能力,加上人类爱的能力构筑的。

我对医护人员满怀敬意并深表感激。他们通过多年的经验和尖端的医疗技术控制住了我体内生长的淋巴肿瘤。他们的专业知识,以及为我量身定制的治疗方案挽救了我的生命。然而,这仅仅是治愈我的半剂良药。多亏了先铃、女儿、姐姐们和母亲,用无言的行动给予我无私的爱,让我知晓了爱的意义,我才能有机会跟大家分享这个故事。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算法可以代替医疗人员完成许多诊断的工作。人工智能算法做出的诊断、给出的治疗处方比任何人都更有效率。但事实是没有任何算法可以替代家人在我治疗过程中的作用的。他们给予我的东西比人工智能产生的东西要简单得多,却也深刻得多。

2013年9月,我被诊断为第四期淋巴癌。我的“生活算法”与个人成就构建的世界瞬间崩塌。它们既救不了我,也不能给我安慰,或者告诉我存在的意义。与其他被迫突然面对死亡的人一样,我不只有对未来的恐惧,还有对于过往生活方式的遗憾,这些感情交织在一起,使我痛彻心扉。这么多年来,我忽视了陪伴在身边最亲近的人,忽视了与他们分享爱的过程。我的家庭给了我温暖和爱,而我却用冷漠的计算回应他们的爱。我想创造像人类一样思考的机器,可最终我也变成了一个像机器一样思考的人。

我的癌症慢慢好转,我也能够继续生存下去。与死亡对抗的过程使我产生了不少顿悟,让我重新确定了生活的重心,也完全改变了我的生活。我开始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妻子和女儿,搬到离我年迈母亲更近的地方居住。我花在社交媒体上的时间明显减少,我把这些时间用来同年轻人见面,努力帮他们解决问题。我请求那些被我错误对待过的人原谅我,并力求成为更友善、更理解同事的人。最重要的是,我不再将自己的生活视作一个以影响力最大化为目标的算法。我把精力花在能为人们生活带来意义的事情上—与身边的人分享爱。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