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_书评


前几天我读完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本书是部门同事在群里推荐的,如果你对心理学、个人成长这些话题感兴趣的话,可以到微信读书里面去看一看,这本书并不厚2-3小时基本上就可以读完,下面是豆瓣上面的简介列出来供大家参考。

这并不是一本写给孩子看的书,而是一本非常有深度的心理疗愈读物。出版20多年来,已成为英国国民级心理咨询入门书。它基于TA沟通分析心理学的理论,讲述了一个抑郁症病人通过十次心理咨询,终于找回快乐和自信的全过程。在书中,可以看到心理咨询的倾听、共情、沟通技巧,也可以看到一个标准的心理咨询流程的模板。读者犹如亲临现场,体验心理咨询的每一个细节,见证疗愈和改变的发生。

再次认识心理咨询

什么是成功的心理咨询, 在我读这本书之前,我存在着一个非常大的误区:我理解的心理咨询师是类似于医生、大学教授那样的专家群体,他们拥有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帮助带领来访者走出迷雾,在读本书的时候我才真正意识到: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是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 老师不同于咨询师的一个地方就在于:老师用讲解模式,而咨询师用倾听模式。
另外一个触动我的点就是咨询的缘起: 自愿原则 ,本书第3章-初见咨询师这一章里面,第一面咨询师就问了蛤蟆这样一个问题:

本次咨询到底是为你自己而来,还是为了你的朋友而来?(因为你想取悦你的朋友或者你架不住你朋友的压力,他们不断地催促你给你压力)

咨询师反复强调与确认这个问题就是想严肃地说明:心理咨询是一个自发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来访者必须是出于自愿,为咨询负责的只能是本人,而不能是其他人。 其实不光是心理咨询,这里透露出一个重要的信号:就像我们个人的成长一样,成长只能是个人的事情,老师、家长、亲朋好友可以关心我们,但永远不能代替我们自身的成长。
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父母总是求着、哄着孩子去进行学习、补课、运动……而孩子如果逐渐习惯了就会形成这样的思维方式:
我好好学习是为了我爸,为了我妈,为了让他们开心,为了让他们放心……
就像书中最开头这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一样: 你的咨询(成长)到底是自己的事还是他人的事? 只有深刻理解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对自己负责,同样作为家长也要把这个观念传递给孩子,让孩子理解到位。

一个人的三种角色

本书中关于个人的角色,作者认为有三个:孩子-成人-父母

  • 孩子:是我们的童年阶段,我们处于一个弱势地位受到父母长辈的监控,我们没有太多自由,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以便适应社会。
  • 家长:更多的是从孩子的对立面角度来看,家长总是教育孩子,让孩子对自己言听计从。家长对子女拥有绝对控制权。
  • 成人:处于这两个阶段的中间形态,成人有自己独立自主的思想与行为。

书中提到这样的一个观点: 成长的本质就是要减少并最终打破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依赖关系,最终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很少有人能完全达成这点,有些人可以部分达成,很多人甚至一生都无法达成
本书中蛤蟆的朋友獾其实就是扮演了家长角色,因为他总是咄咄逼人、扮演教导者的角色,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确实引起了我不少反思,因为在日常工作和学习当中,我好像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处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中,我总是习惯于挑剔他人的不足,要么就是不自觉地教育别人,总是想证明给别人,试图让别人接受我的观点和价值观,如果不是读这本书我可能还沉浸在自己的状态中有点洋洋得意而不自知。
我本人读过几十本专业或通俗的心理学相关书籍,很早的时候我甚至有过一种想法,关于我的职业规划我甚至想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因为我通过学习可以掌握心理学的一些理论来指导我的来访者,帮助他们成长是我最为乐意做的事情。通过这本书让我理解我之前的想法确实太过于简单了,我只看到了事物的表相而没有理解到心理咨询更深层次的本质:
至少目前对我来说可能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没有意识到我自己的这种心理状态距离一名真正的心理咨询师相去甚远,咨询师首先是包容的、平等的,而绝非居高临下的老师角色。虽然从日常的工作生活当中,我给他人的印象是非常随和的,可是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的性格当中有非常偏执和固执的因素存在,我总是坚持的认为自己的一些想法而很难得到改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固执将严重阻碍我成长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当然还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因素在于我从事了十余年的咨询实施顾问,在工作中我就是扮演老师这样的角色去培训他人)。

再次看待一分为二

哲学上有个观点叫做一分为二,任何一个事物都是有利有弊、共同存在的矛盾体。可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却总是忽视这种矛盾存在,总是习惯于看到它的一面。比如说我们的情绪——愤怒,在我们常规来看就是一种不太好的情绪,然而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作者分享了一个观点:

愤怒的积极作用在于有效地抵抗抑郁

可是愤怒也并非一无事处,也有其自身的价值所在,只要我们学会合理地看待它并善加利用它。

当心原生家庭论

第六章当中提到了探索童年的话题,其实在心理学领域可以说弗洛伊德的理论是绕不开的存在,受其影响其后的心理学派都喜欢从童年经历中去寻找答案,也就是社会上经常所说的原生家庭论,刚开始读到这一章的时候,其实我内心是有很强的排斥心理的。尽管我相信每一个人的童年对于日后的个人成长确实会带来巨大影响,但是当我读了多本心理学书籍之后我个人非常抵触“原生家庭论”的调调。如果你对这个问题感兴趣,我个人推荐 自卑与超越 这本书,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作为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
如何实现自我超越,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和弗洛伊德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 弗洛伊德 更多的将人性归结于先天,比如经典的原生家庭论。而阿德勒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即创造性的解读童年的经历。弗洛伊德的是决定论,而阿德勒提倡的是目标论,个体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清目标从而实现自我超越。
文末,借用书中的一句话来结尾:

情感智力能让你在自我成长和完善的路上走得更远,因为它将带你从独立的个体走向共生的关系。”

一本小书让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并对我后续的成长带来帮助,也希望本书给你带来一些启发,欢迎交流。
因为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你不想错过内容,记得点下“赞”和“在看”,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号列表里了,感谢你的关注,我们下篇文章再见。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