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笔记之二

5月21日已经给大家分享了《必然》的第一部分,还留有一部分笔记今天继续分享下吧:

早在1971年,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这位获得过诺贝尔奖的社会科学家就总结出这样的观点:“在一个信息丰富的世界,大量的信息内容意味着某种东西的缺乏:无论它是什么,肯定是因信息消耗引起的缺乏。而大量的信息消耗的是什么,这是显而易见的:它消耗的是信息接收者的注意力。因此信息的丰富促成了注意力的缺乏。”西蒙的这一见解通常被简化为:“在信息丰富的世界里,唯一稀缺的资源就是人类的注意力。

当你看到上面这个观点的时候,不得不佩服西蒙就像预言家一样的存在,其在40多年前好像就已经预料到了今天所要发生的情形一样。可以想象在40多年前互联网刚刚处于雏形阶段

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dvance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ARPA)开始建立一个命名为ARPANET的网络。当时建立这个网络的目的是出于军事需要,计划建立一个计算机网络,当网络中的一部分被破坏时,其余网络部分会很快建立起新的联系。人们普遍认为这就是Internet的雏形。

几乎无法想像像今天这样能够如此之大的影响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如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可以明显的能够感觉到每一个人貌似都需要生活在“On line”状态上,一旦我们“离线”好像全身不舒服似的。但是正如作者所言,在某种程度上信息的极大丰富像一把双刃剑一样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讲,如果脱离网络在现实生活当中安安静静的读上一本书、学上一门技术(无论是编程还是外语),好像都成了挺奢侈的事情,不得不说我们的注意力越来越缺失。

理想过滤器几个典型特征:

首先,我想先查收下我认为我会喜欢的东西。理想过滤器的第二点是,我想知道我的朋友喜欢什么,而那又是我现在还不了解的。在某些方面,推特和脸谱网就以这种过滤器的形式服务。理想过滤器的第三点是,它将是一种会向我建议某些我现在不喜欢但想尝试着喜欢的东西的信息流。

作者在这里面归纳了过滤器的3个典型特征(其实就是关于推荐系统或推荐算法)总结一下:

  • 我目前喜欢的
  • 我身边的朋友喜欢的
  • 我暂时不喜欢但我想要去尝试的

这个观点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其实在目前非常热闹的大数据领域,关于前两个特征已经有了众多的研究和实践,而第三个层面貌似我还没有看到实际的应用案例。值得引起人们的思考。

通过追踪注意力的替代模式,我们可以看到注意力还有一些未曾开发的组织形式。艾瑟·戴森(Esther Dyson)是一位早期的网络先驱和投资人,她长期抱怨电子邮件沟通引发的注意力不对称。因为她在互联网管理形式上积极参与,并且积极投资一些创新的新兴公司,她的收件箱里充斥着各种她不知道的人发来的邮件。她说:“电子邮件这样的系统,使得他人可以向我的待办事项中随意添加事件。”现在也是这样,基本无需花什么费用就可以向其他人的事件列表中添加一封邮件。20年前,她提出构建一个系统,使她可以在阅读他人邮件时向发件人索取报酬。邮件发件人需要支付一小笔费用,而价格是由信息的接收者来制定,比如艾瑟。收件人可以向某些人收取较少的费用(25美分),比如学生,或者针对公关公司发来的新闻稿收取较多的费用(2美元)。朋友和家人可能就免收费用,但来自一个企业家的复杂难懂的投件可能需要5美元的费用。

当我第一次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非常佩服作家的这个思路,其实就像之前提到的注意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何把人的注意力进行了衡量(如定价)确实是一门值得去研究的学问。

这也产生了一个巨大的问题:在一个充斥廉价品的时代,又有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有些矛盾的是,我们对于商品的注意力并不怎么值钱。我们的猿猴大脑很容易被廉价产品劫持。在资源丰富的社会里仍然稀缺的是那种并非由商品派生或专注于商品的注意力。当所有商品的费用都在向零靠近时,唯一一件还在增加费用支出的事情就是人类的体验——这是无法被复制的。除体验以外的每样东西都在逐渐变得商品化,逐渐变得可以过滤掉。

现在关于“体验”“用户体验”的文章可谓满大街都是,可是真正对于“体验”的深层次思考,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

在我看来,如今发生的那些“不可能”的事都体现了一种更高级的新型结构。它们是大规模分享带来的,更准确地说,是大规模合作和大量实时社会互动的结果。相对于一堆细胞,组织是一种更高级的新型结构;相对于人类个体,新的社会结构好比组织。在两种情形中,新的层级结构都会酝酿出新的事物。新的层级中发生了低层级中不可能出现的行为,就好像组织能够做到细胞完成不了的事。维基百科、Linux、脸谱网、优步、互联网,甚至人工智能这类群体结构能够完成工业时代人类无法完成的事。

再一次探讨了个人与组织、制度的关系,我记得大学时候上《管理学原理》当时对于管理的最精简定义就是“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当时作为学生除了死记硬背之后再无其他更深的理解,而现在随着阅历的增长,正如作者所言“组织”(动词)有着莫大的内涵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思考。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