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6:少有人走的路

说明:周末阅读分享时间,下文分享的是我之前读的一本书《少有人走的路》,推荐给那些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同鞋们。
备注:粗体是个人体会,正常字体是书中原文。

从另外一个方面说,答案也是否定的。世界需要有能力的人,心智成熟者则是最好人选,他们的内心拥有强大的力量.能做出各种决定。在全知全能的状态下做决定,远比在一知半解的状态下,要经历更多的痛苦。譬如说,两位将军各带一万名士兵外出作战,在一位将军眼里,一万名士兵不过是战略工具而已,而在男一位将军看来,士兵不仅仅是作战的工具,他们个个是独立的生命,是家庭的一分子。那么面临生死关头.哪位将军更容易做出决策呢?也许你认为心智成熟的人.绝不会成为前面那位将军。但很明显,答案就是前者,因为他不必忍受心智成熟者所历经的痛苦。类似上述情形,也会发生在企业主、医生、教师、父母身上,人人都可能碰到机会,做出影响一生的选择。但容易做出决策的人并不意味着是最好的决策者。最好的决策者,愿意承受其决定所带来的痛苦,却毫不影响其做出决策的能力。一个人是否杰出和伟大,视其承受痛苦的能力而定,杰出和伟大本身,也会给入带来快乐和幸福——表面上这是一种悖论,其实不然。虔诚的佛教徒,常常忘记释迦牟尼历经劫难的痛苦,基督教徒也每每忽略耶稣济世的幸福。

这本书里面用了蛮大的篇幅来讲一个概念,那就是心智成熟的力量,将这个概念再放大来看,其实人的一生就是心智成长到成熟的旅程,他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从而使自己变得更为强大。

自律,包含具有积极意义的四种人生原则,目标都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回避痛苦。综上所述,这四种原则包括: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这四种原则相互影响.有时甚至需要使用其中两三种乃至全部原则,使用它们的力量和动力,这些完全取决于一个人心中蕴藏的爱。或许有人会问:
“生物学意义的反馈、冥思苦想、瑜珈术、心理分析,是否也可算作自律的一部分?”它们只有辅助作用,而不具有本质作用。
真正的自律,还是我上面提到的四种原则。只要持之以恒地实践,任何入都能够使精神、心理和灵魂达到更高的层次。

派克医生提到了上面四种原则,在此进行一下记录与反思。

未必能够转化成行动,而“意愿”则可成为导致实际行动的强烈欲望。二者的差别,类似于说“今晚我愿意去游泳”和“今晚我要去游泳”的差别。人人都有爱他人的欲望,但很多入只停留在想法和口头上。爱的愿望不等于爱的行动,真正的爱是行动。是基于灵魂的行动。你认为自己爱他人却没有躬身实践,就等于从未爱过。与此同时,不管是爱自己还是爱他人,为心智的成熟而贡献力量,也须出于自主的选择,也就是爱的选择。

不是出于主观意愿,不是有计划、有意识的选择。不管怀有怎样的期待,没有机遇和缘分,就永远无法体会到恋爱的感觉,爱的情网,也不会为你张开。有时候,它却有可能成为不速之客,不请自来。你完全可能爱上某个与你毫不相称的入,甚至不愿接受对方身上的缺点,可你却对对方产生深深的依恋。与此同时,也许另一个人各方面都很出色,值得你全身心地去爱,你却始终不能坠入情网。

坠人情网,惟一的好处就是消除寂寞。即便经由婚姻,使这一功用得以延长,也无助于心智的成熟。只要坠人情网,我们便以为生活在幸福的巅峰,以为人生无与伦比,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彼时彼刻,我们觉得心智成熟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前的满足感。我们忘记了一个事实:我们和爱人的心灵其实并不完善,而是需要更多的滋养。可是,在我们眼中。对方近乎十全十美,虽然有缺点和毛病。那也算不上什么.甚至只会提升其价值,增加对方在我们眼中的魅力。

当我看到上面这段的这个时候我想起了身边所发生的一些事情,在自己小的时候经常听到一些长辈讲类似的一些话“唉,孩子大了不听话,管不住他了,过两年给他找个媳妇、成个家,再生个娃,到时候他成家立业了自然就好了”诸如此类的话。通过身边实际的例子发现貌似是那么一回事,但长大了之后我才慢慢的发现,其实这更多是一种错觉,“结婚、生子”只是一个形式,如果主人公没有实现自我心智的成长,就是结了婚、生了娃,一样是不顾家、不听话、没有责任感的大孩子,而那些虽然没有成家的单身朋友一样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做到心智的成长与成熟,成为有责任感的好公民。

还有一种最常见的对爱的误解,就是将依赖性当成真正的爱,心理医生天天都会碰到这类问题。这种情形,多出现在因情感失意而极度沮丧的病人身上。他们无法忍受孤独,甚至产生轻生之念或以自杀相威胁。他们痛苦地说:“我不想再活下去了!我没有了丈夫(妻子、男朋友、女朋友),活着还有什么乐趣?我是多么爱他(她)啊!”我不得不告诉他们:“你描述的不是爱,而是过分的依赖感。确切地说,那是寄生心理。没有别人就无法生存,意味着你是个寄生者,而对方是寄主。你们的关系和感情,没有自由的成分。你们是因为需要而不是爱才结合在一起的。真正的爱是自由的选择。真正相爱的人.不一定非要生活在一起,充其量只是选择一起生活罢了。”

上面这个例子讲的非常通俗易懂,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例子,通过派克医生上面的讲解帮助我们拨开了这重迷雾。

在“依赖”前冠以“消极性”的字样,是因为患者只在乎别人能为他们做什么,却从不考虑自己能为对方付出多少。有一次,我接待五位患有消极性依赖心理的患者,为他们进行团体治疗。我让他们表白五年后希望达到的目标,几乎人人都表示:“我希望找到关心自己的伴侣,并且同他(她)结婚。”没人提到接受挑战性的工作,创造出满意的艺术作品,积极地为社区服务,刻骨铭心地爱上某个人并且生儿育女。在他们的白日梦里,没有“努力”、“进步”的字眼,只想不费力地得到爱和照顾。我告诉他们:“仅仅把得到别人的爱当成最高目标。你就不可能获得成功。想让别人真正爱你,恐怕只有让自己成为值得爱的人。满脑子想的只是消极接受别人的爱。就不可能成为值但其动假如无得爱的人。”当然,消极性依赖患者未必永远自私自利,无非是想牢牢抓住某个人,获得需要的关心和照顾。

我们身边有很多心理学书籍都提到过类似观点,那就是在别人爱自己之前首先要学会自己爱自己,很难想象一个不会“爱自己”的人别人会主动来爱。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