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10:《开放的智力》

前一段公众号的文章更新频率有所降低,不过本人确实也没闲着,前几天给大家预告过最近在看几本书,从今天起陆陆续续地给大家分享下吧,先列下目录,有兴趣的朋友欢迎关注:

  • 《开放的智力》
  •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 《身份的焦虑》
  • 《为何家会伤人》

今天分享第一本书《开放的智力》,总体介绍在这里:

「开放的智力」是一种态度、一种意识,更是一种实践。它反对用一种一维、固化和封闭的态度,去看待人的智力和智力活动。人的智力活动,不应囿于某个单一的知识领域或实践领域或者某种身份,不应臣服于某个既成的思想体系,也不应寻求对现实世界的标准化解读。它应是开放、没有边界、毫无成见的,它应努力吸取一切有用或有趣的知识、思想和实践,不惧怕自我反思和自我革新,尊重经典和传统,又拥抱时尚与变化。——采铜

关于思维模式

关于思维模式的话题,在我看了下面这些文字之后引发了进一步的思考,在前一段时间根据这个思路,我写了一篇文章《为什么有些人注定成不了富人?》,就像在那篇文章里面所提到的关于穷人思维与富人思维的差异一样。这篇文章在公司内网发表之后获得了1万多人的阅读(在上月全公司月度文章排行榜中排名第三),可见这个话题还是有相当多的人关注:

我觉得最最悲哀的一点是,在这类破坏规则的事件里,你和你的父亲,和我们这个国度许许多多声称只能「适应社会」的老百姓一样,都是「被收割者」。你们以为你们这样做,是为自己谋取了原本无法获得的利益,但实际上,你们只是完成了一次「进贡」。一个无权无势无能者,在这个社会里最后的生存方式,是雪上加霜地把自己有限的一点资产拿出来,去赎买一点点机会,去锦上添花地进一步养肥那些有权有势有能者。你们竟然没有一点点其他的资本,去和这个现实和功利的世界周旋。当你们完成了一次进贡、两次进贡、三次进贡之后,当你们再也没有资产来进贡的时候,就剩下了下跪这一种方式,就像我们经常在新闻里看到的一样。

上面这个故事讲的是关于“思维模式”在生活当中的一个例子,我甚至能够非常清楚地在脑海中浮现这样一个画面,那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弱势群体为了争取到一点点机会,不得不屈服于这个社会的某些潜规则,(其实我们身边的绝大多数人可谓都是弱势群体当中的一员),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一些状况,与社会、家庭等诸多方面错综复杂的因素所共同决定的,但是抛开这些因素纯粹从我们个人的角度来讲,我们自身的思维模式在其中也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我们意识不到这一点,那谈何去改变?但可惜的是,正如我在文章中对自己思维模式的反思一样,有一部分读者看了之后扔过来“鸡汤”二字同时貌似还有着无限鄙夷的神情。是的,针对这一部分人群,他们可能根本就意识不到问题,所以更无从问题的反思与解决了。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在互联网行业,硅谷是无止境的创新发源地,而我国是无止境的抄袭竞速场。一个重大的原因,毫不客气地说,是从业者能力的差距;而这种差距的背后,是长期以来习得的思维模式的高下:高者直面现象、深剖问题、究其本质、创造解决方案,而低者,直接复制答案,并且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第二个例子,在工作当中所形成的这两种思维模式在我们身边可谓大面积存在着。
到底是努力成为前者还是安于后者的现状,这个只有扪心自问了。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努力固然重要,但是远远不够。限制一个人变得更好的最强大的掣肘力量,永远是他自己所一贯秉持的(常常是被既有教育体系所塑造的)思维模式。

关于学习的再思考

成功的学习,必须放置在一个特定的问题情境下。当有一个你热爱的东西、你迫切渴求的东西牵引着你、困惑着你、折磨着你、逼迫着你的时候,你才能非常高效地去学习,去不顾一切地掌握能够化解这个问题情境的任何可能的知识。
一个人如果长时间不吸收新东西,变成笨蛋是迟早的事。没有新的信息输入,没有新的知识刺激,认知的视域一步步变窄,反应的模式一步步固化,最后大脑就会僵化生锈。

当你看到这里的时候可能大概能够明白,从毕业后的十年来,我每年要求自己至少读20本以上的书籍,并不是为了跟大家在进行吹牛时有所谈资,而是为了平复在我的内心深处的惶恐,我真怕年纪轻轻的自己大脑却已经固化,那该是多么可怕一件事情。从这个角度上讲,成长永远是属于“很个人”的一件事,而不是家长、朋友、上司的逼迫与催促。
关于成功的学习,作者也提到了另一个观点,那就是兴趣的力量,当你发现了自己的兴趣,并且去尝试和坚持的时候,你会发觉自己身上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当然在有了兴趣之后如何去实践,那么就请看下面这段文字:

关于实践

「精益创业」模型告诉我们,不要一开始就追求完美,因为你不知道怎样才叫完美。你必须去实验,去测试,去把东西做出来,和这个世界产生交互后,你才可能知道一丁点可能正确的方向。

还是那名老话:晚上睡前路千条,早上起来走原路,这年头大家“知道”方面都太多了,而“实践”方面却永远只是少数人的选择。

关于内在与外在

在一个钟鼓齐鸣的地方,你会失去驻足倾听的能力;在一个霓虹闪烁的地方,你就无法发现事物本身的光泽;在一个人流如梭的闹市,你会忘记原本行进的方向。以旁人的眼光作为自己人生的参考线,你会为追逐一个内心并不想要的东西,而气喘吁吁地奔跑;更糟糕的是,你的人生会被割裂开来,变成很多碎片,每一块碎片都用来讨好特定的一群人。也许,以一个较小的几率,你最终获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这种「成功」也很可能是平庸的。如果你做不成「自己」,再大的成功又有何意义?

作者在这一节里面提到了一个关于评价体系的话题,那就是如何来平衡内心的自我与外在的他人评价,其实这个话题和前面所讲的思维模式也存在的密切的关系。如果不能正确客观的认识自己,那一切都是枉然。

把目光从社会和他人对你的期许(或者挑战)中移开,好好想想你自己,你的优势,你的才能,你的资源,以及你的理想,然后去低头走你自己的路,创造你自己的人生价值。
所以,内心坚定的人,从来不忌惮做一些不寻常之事。那些在别人看来疯狂的举动,对自己来说却可能是最好最安宁的选择。逃脱献媚于他人的牢笼,才能真正获得自由。

关于教育的思考

在《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一书中,创造了网络教育奇迹的前对冲基金交易员萨尔曼·可汗对美国的基础教育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说美国的学科细分、固定课时、标准划一的教育制度是从 18 世纪的普鲁士人那里迁移而来,近一两百年来没有任何根本性的革新。而普鲁士式教育体系的初衷「并不是教育出能够独立思考的学生,而是大量炮制忠诚且易于管理的国民,他们在学校里学到的价值观让他们服从包括父母、老师和教堂在内的权威,当然,最终要服从于国王。」这种教育体系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那些无法了解到第一手信息的学生以及那些只被灌输了抽象、片面信息的学生往往会很顺服,并且缺少主见。」再回看我们国内,这种标准化教育的弊端更为明显,它使学生成为一个个没有个性的人,一个个只知道被动接受知识而不会主动探索知识的、丧失了好奇心和冒险欲望的个体。

当你读到上面这篇文字的时候,你可能就会发现关于教育模式,我们心目中高大上的美帝并没有比我们高明多少,这些描述哪里是在描述美国,分明就是我们中国教育模式的真实写照啊!

在中国现行的教育模式下,绝大多数人就像在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标准配件一样,这不得不说是我们现行教育体制的一种悲哀。但是如果你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那么接下来你的行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作为局中人教育体制本身你我的力量显得微乎其微,然而对于你自己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你却完全可以为自己做主啊。我特别喜欢一句话:
明明知道自己被窝里有条蛇,你就那么躺下去睡吗?

时间管理

这就是我一直对「时间管理」及其方法不大感冒的原因,我认为它并没有击中问题的本质。事实上,我们要管理的并非是物理学意义上的时间,我们要管理的,是心理学意义上的运用心智的意愿和能力。

非常赞同作者这个观点,我也是看了N本有关《时间管理》方面的书籍之后才深刻体会到上述话的精髓。

问题定义

重构问题。《你的灯亮着吗》一书指出:大多数人在试图解决问题前,都没有好好地定义问题;而正确地定义问题,就相当于完成了50%的问题解决的工作。回到原点思考的效果之一,也就是让思考者重新思考问题的本质,重新(正确地)界定问题。

关于这个话题,我的心得反思请见前几天的文章《如何选择完美的手机?》《完美的手机2:选择的技术》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