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腾讯学到了什么(1)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题目是我从腾讯学到了什么,当然这个题目可能有那么一点点误导,毕竟我没有在鹅厂呆过,之所以取这个题目是因为在前一段时间,我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听了吴晓波老师的著作《腾讯传》,这本书虽然只是通过听的方式了解了一下,但给我本人还是造成了非常大的震撼,以致于我事后又找到其电子版准备就其中关键的情节再重温一遍。

腾讯传这本书在好几个方面给我带来了震撼,后续我可能会分成几篇分别来给大家进行下分享,今天是第一篇——产品篇。

对于这只小企鹅我相信从事IT圈(甚至IT圈外)的朋友几乎都有着一个非常大的成见,那就是大家普遍认为腾讯就是抄袭的代表。因为在中国的互联网历史进程中我们似乎看到了这只小企鹅将一个又一个的互联网产品置于死地(他们共同的特征是先于腾讯研发,然而在后期竞争中却被这只小企鹅步步高仿最后超越……)

可是在阅读完本书之后其中的两个小故事却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此分享给你:

产品体积

在1998年的中国当时的网速非常之慢,上网是用拨号的方式,普遍的上网带宽是14K、28K,54K就是很快的了,而一个ICQ软件的体积起码有3MB到5MB,下载一个软件要几十分钟。当时的小马哥果断做出判断,一定要让OICQ足够小,技术团队进行攻关的结果是:

张志东说:“刚刚开发完第一个内部版本的时候,全部完成只有220KB。我拿给马化腾看,他不太相信,以为肯定是没包括动态库打包的部分,实际上这已经是完整的独立可运行版本了。”这样的一个版本,用户下载只需5分钟左右,相对于其他的ICQ产品,无疑是杀手级的。

好友列表的处理

在1998年年底的美国,个人电脑已经非常普及,很多中产家庭拥有一台以上的电脑,绝大多数白领都有属于自己的电脑。可是在中国,当时个人计算机普及率尚不足1%。全国有240万网民,七成以上是25岁以下的青年人,他们都没有属于自己的专用电脑。

马化腾提出了一个看似与技术毫不相关的问题:

我们的用户在哪里上网?

这指向了一个微妙的技术创新点:ICQ把用户内容和朋友列表都存储在电脑的客户端上,“在美国,这几乎不是一个问题,因为每个人都有一台自己的电脑,内容放在哪里都无所谓。可是,在中国就大大不同了,那时还很少有人拥有自己的电脑,人们用的大多是单位或是网吧里的电脑。当他们换一台电脑上线的时候,原来的内容和朋友列表就都不见了,这无疑是一件让人非常烦恼的事情”。而无论是资讯人、北极星还是飞华,都没有发现这个问题。

OICQ解决了这个痛点:把用户内容和朋友列表从客户端搬到了后台的服务器,从此避免了用户信息和好友名单丢失的烦恼,任何人用任何一台电脑上网,都能找到自己的朋友列表。“这个技术难度其实是不大的,关键是我们把它当成最重要的事情来看待,适应了当时中国的上网环境。”张志东日后说。

这两个小故事当你读了之后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呢,是的,现在是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产品经理、互联网思维、用户体验这些词已经变成了烂大街的词汇,无论是现在时髦的互联网公司还是传统企业,言必称用户体验云云,好像不说“极致的用户体验”自己就多out似的,可是你清醒的看看在20年前这只小企鹅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

古语云:“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当我们一边嘲笑鹅厂并给它贴上“抄袭”的标签时,我们有没有冷静地照一照镜子看看我们自己的模样?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