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背景:前一阵子读了几本书,由于时间关系没有整理笔记,刚好利用春节的时间把这一段的阅读梳理一下,今天是第一篇,与职业规划有关的《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备注:正常字体是书中原文,我的个人感受放在了引用缩进中。

你向规划师抱怨:我的职业不爽!他也会问你:怎么个不爽法?是厌倦、失落还是焦虑?不同的状态对应不同的缺失,背后有不同的方案。当你找到缺失的部分,问题就好办了。大部分的职业不适或倦怠,只要不涉及深层的心理问题,都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解决。 三叶草的发明给人力资源师(HR)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以往一个人面临职业倦怠的时候,HR会给这个人三板斧:要不要休息一段时间?要不要团队拉出去团建一下?要不要找个人进来搞搞培训?实在搞不定的话,要不要调个岗? 如果是厌倦带来的倦怠,休假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培训只会让他越来越烦;业务培训是焦虑的员工最好的治愈方式,但如果是虚头巴脑的企业文化培训,只会占用大家时间,让人更加焦虑;而如果是价值缺失带来的倦怠,休假只会让人越休越不想工作。

这里总结的非常到位,关于职业倦怠这种现象可以说我们作为职场人几乎每一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可是我们有没有去深入背后分析一下这种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因为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莫扎特六岁第一次写协奏曲,在这之前,父亲已经指导他练习超过了6500小时。 丁俊晖从八岁半开始练习台球,初一辍学后,每天平均练习10小时,18岁那年成为英国锦标赛冠军时,已经练习超过了1.75万小时。 巴菲特在2011年投资IBM之前,看过IBM50年来所有的年报,而在1988年决定投资可口可乐之前,阅读过该公司1892年之后所有的年报。

关于兴趣的重要性,作者提出了如下的观点:
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即使每天告诉学生和员工学习有多重要,每天告诉自己减肥和健康有多重要、改变有多重要,却很少有人会真正有动力去行动。理智带来的驱动力,永远没有情绪发动机——兴趣推动得有力。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志之者。上天给了我们有限的时间、有限的天赋,却留给我们无数的机会与诱惑。志趣让我们坚定地专心。

用同样的兴趣饲养攻略,我们审视一下为什么很多人“想学好英语”,却永远没有真的成行。第一是因为他们并没有真正被刺激到,“学好英语”顶多只是一个“我应该学好”或者“我渴望好一点”的概念,而不是一个真实的、浸泡式的体验,一个清晰的、可见的愿景。所以一旦刺激消失,他们就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了。第二是因为他们没有及时地研究关于英语学习的各种观点和理论,找到自己想要付诸行动的。今天听听美剧,后天学学语法,不成系统,也无法进步。第三点最关键——他们有些学了也没用武之地,没有价值的兑换。有些目标订得太高,如“一年之内学好英语”,但是什么叫学好?多好才叫好?这样的目标即使你背过整本新概念4也没法儿达到。所以,他们的兴趣无法持续长大。

小结一下作者的观点:
- 目标一定要SMART
- 需要有系统的方法
- 需要可检验、落地

活在感官轰炸中的人,往往依赖性地看着一条又一条新信息,感受那种瞬间的推背兴奋感,以及结束后的深深失落感。当你的大脑吃惯街边麻辣烫,就再也无法感受到食物细致的原味了。人的注意力资源有限,当你的大部分注意力都陷入感官刺激的泥潭,你也就没有精力发展出那个兴趣金字塔的尖,取而代之的是,你把自己发展成一块板砖——知识面狂宽,但是肤浅得可怕。

作者在这里提到了一个新名词“感官轰炸”,可以说这种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相当常见,以致于成为了一种常态,有一个段子说无聊三大宝——QQ、微信、刷淘宝!你手机里的那一大堆APP无时无刻地在准备着等你去启动(甚至它们在后台拼了老命的自启动)就为了争夺你那几分钟宝贵的注意力。

当遇到空洞,我们几乎本能的第一反应,就是找个东西填上。铺天盖地的广告就是在干这个:纷至沓来的东西,能满足你的各种需求——房子填满安全感的洞、钞票填满自尊的洞、学历填满智慧的洞、消费填满快乐的洞——我们努力搞来这一切东西,按照说明书塞在自己内心的空洞中,这让我们感到一种充实的满足。仿佛单凭这些东西,我们就能成为想要成为的自己。

所以,亲密关系中,你是谁,你就会遇到谁。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我在N早之前的文章中反复提过关于育儿的“复印件理论”,在读到这一段的文字时仍然引起起我不断的反思,其实无论是育儿还是夫妻、父母关系,似乎我们每一天都在抱怨:
丈夫总是不顾家、在外面瞎混……
妻子总是乱花钱、纠结于鸡毛蒜皮的小事……
父母总是不理解自己、唠叨……
孩子则有各种各样不听话的问题……
如果你有类似的困惑,先大声朗读几遍: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不冒险其实是最大的冒险。要持续舒服的最好方式是让自己不舒服。

关于这个观点在其它的学习类书籍中有过非常经典的描述了,这里简单炒下冷饭(因为估计有挺多小伙伴之前不知道):

人在面临任务的时候,心理上有3个区域: 舒适区——做能力范围内的事情; 学习区——稍微高出能力范围; 恐慌区——远超现有能力范围。

如果你想进步要时刻注意让自己呆在“学习区”,在“刻意练习”中对此有更经典的论述,分享如下:
要点有五点: 1. 迈出 “舒适区”,只在 “学习区” 学习。但注意步子别迈太大,进入 “恐怖区” 就扯到蛋了。 2. 把训练的内容切分成一小块一小块,分别进行针对性练习。 3. 这些针对性的小块练习,要大量重复地进行。 4. 练习时,随时、即时获得有效的反馈。

见过孩子玩过家家游戏吗?他们全情投入,扮演老鹰的人不可一世,而扮演小鸡的人则吓得吱哇乱叫。他们知道要全力投入,要努力获胜,才能享受这个游戏。但是等到游戏结束,他们又嘻嘻哈哈地在一起,完全看不出老鹰小鸡的区别,他们知道,游戏的目的是为了“好玩”。 孩子是天生的哲学家,他们懂得全力投入,却能不计较得失,在晚上的时候,他们记得的只是:今天真好玩! 在热爱的领域努力地玩。真实自我的游戏也如此,你应该像以前一样,甚至更加投入地生活。你只需要改变自己的观察点——从填充物的状况,到自己的生长。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向孩子学习,在我带孩子的过程中我也逐步地在意味到这一点。

价值观来自对内心感受的评价,没有对错,只有真实与否 亚当想要晚餐,夏娃想要宠物,到底谁错啦?你想要自由,你妈妈想要你安定,到底谁错了?价值观来自自己的感受,没有对错之分。

所以特立独行的人只有两种:内心强大到不需要认同,或者自卑到认为大家都不可能认同。当然,做前者好些。

只看GDP的社会绝不是个幸福社会,只看业绩的企业也绝不是伟大企业,而只看单一价值的生活,也处处暗藏危机。人要活得明白、活得清爽,掂量得出好歹,就需要反复打磨自己的价值观系统。

别以为我们是生理上的“成年人”其实还有多少人生活在“巨婴”的心理状态,关于巨婴有兴趣的就自行问度娘。

2011年,密歇根大学的Joseph Henrich做了全球田野调查版的实验。他考察了五大洲12个国家中的15个小型社会,包括:采集型社会、刀耕火种社会、游牧社会和小型定居农业社会(我很好奇,这哥们儿是怎么跟当地人解释100元这个概念的)等。跨文化研究依然发现“公道自在人心”,但是在不同社会中,人的行为差异很大——秘鲁的Machiguenga部落最彪悍,提议者平均只愿意给对方26%份额,而被拒绝的比例只有4.8%;而印尼和巴拉圭的两个部落则最和谐,平均愿意给予对方58%和51%的份额。研究者相信,人们对公平的偏好和他们日常的生活经济模式相关。

我们常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这个案例来看经济基础甚至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

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中说,他认真地研究了当时(20世纪50年代)大学中所开设的课程,发现其中只有两门对培养管理者最有帮助——短篇小说写作与诗歌鉴赏。诗歌帮助一个学生用感性的、富有想象力的方式去影响他人,而短篇小说的写作则培养对人及人际的入微体察。诗歌和领导力、写作和管理,虽然知识和技能都相去甚远,但在才干上高度一致。

这让我想到了黑客与画家

技能迁移的故事并不新鲜,事实上所有行业的第一批先驱者都是转行而来,他们是技能迁移的应用者。他们把原来的行业的能力迁移到新的行业,形成新的竞争力。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的老总袁岳先生原来是国家司法部办公厅的笔杆子;柴静恬静温情的访谈来自之前电台节目主持经验的迁移;奥巴马和马云的演讲技能,都来自他们的大学讲师身份——马云是杭州“十大优秀青年教师”,而奥巴马在芝加哥大学法学院当了两年宪法讲师;而马丁·路德·金在成为伟大的民权领袖之前,是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浸信会教堂的一名牧师,《我有一个梦想》只不过是他的又一次布道而已。

本书中对于技能迁移讲解的还是比较透彻的,通过较多的例子来论证这一观点。

“功不唐捐”出自《法华经》。意思是:你付出的努力和功德,从来不会白白地付出,终有一天,会回到你身上来。胡适先生给人题字,除了喜欢写“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另一个就是“功不唐捐”。

如果你是一个依靠别人评价而活的人,你从理想中获得的痛苦远远比快乐要多。因为大众往往不寻求品位,也看不到成长,只是寻求刺激,他们夸或者踩你,并不意味着他们真的有什么坚持的观点和品位,他们评价仅仅是为了排遣自己的寂寞。当他们发现下一个目标,就会集体奔腾而去,你的光荣和耻辱都不值一文。一朵花开需要一个春天,而其间有多少人路过会停下来?

时刻反思:我到底是为别人而活还是为我自己而活?

职业生涯的成功犹如熔岩,在地下奔腾积累多时,一朝爆发,于是无可匹敌。而我们往往只看到别人走到山顶,在地上挖个洞,就火山爆发了。能不浮躁?

后悔没试过和后悔做砸了的量级永远不一样,前者让你更懦弱,后者让你更智慧。

听过了那么多道理,可为什么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因为你的大多数精力都用在“听”上了,而不是“行”上面!

比尔·盖茨出生在美国爆发IT革命的初期,又有个与IBM董事长共事于同一家基金会的妈妈;巴菲特的职业生涯正好横跨美国百年不遇的经济大腾飞30年,如果换到现在这个时代,即使他本人向天再借500年,也未必能保持恒定的回报率;林书豪爆红于姚明离开NBA、以此为生的媒体焦虑地寻找下一个华人明星时期;李宇春等超女蹿红在唱片业尴尬时期——由于MP3盗版泛滥,推出的唱片无人购买,而粉丝当然支持自己选的偶像,音乐从唱片经济转为粉丝经济。而出于某种阴暗的集体潜意识,国内的互联网每隔段时间,就要集体嘲弄一个女性供大家消遣,芙蓉姐姐、凤姐等的出名正属此列。

时势造英雄——喝了太多鸡汤的人需要擦亮自己的双眼

很多时候,讲师、咨询师、教练或者企业的内训师无力成长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好的对手。当你通过点名而不是吸引力来保持出勤率,当你可以无限制地聊天而不是必须在一段时间内解决问题,当你可以讲个笑话就搪塞过去而不用解决问题,当你对大家说“我也不懂,就是分享一下”的时候,你就已经选择了一个平庸的对手,而你的能力也被限制了。

在教育培训界多年,我见过太多抓狂的情商教练、无人知晓的营销专家、迟到的时间管理讲师,和从来不按自己讲的方式管理公司的管理专家。

因为一个“自我牺牲”到悲伤的母亲不可能带出快乐的孩子;一个全天工作20小时的老板不能指望他给你安排工作能做到与生活平衡;

下面的这段话我特别有感受(这本书我读过已经有一个多月了,下面的句子还时常在我脑海中回荡,因此特别放在最后与你分享)
今天的人生发展不应该像狙击手,而应该更像导弹——先尽快地发射出去,让自己适应变化的环境,让自己飞得又快又稳;然后每秒都用激光重新定位目标,调整弹道,最后发现目标,一击必中。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