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北大毕业了

各位亲爱的朋友,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想宣布一个被我尘封两年的消息——我从北京大学毕业啦,昨天参加了学校隆重的毕业典礼(在此感谢学院、老师及班委的小伙伴们),借此机会我觉得有必要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这几年我所经历的酸甜苦辣。
在去学校的途中,爸爸小心翼翼地问了我一句话“今天就算是毕业了么?那会不会加点工资啊?”,我无可奈何地苦笑了一声说“现在都啥年代了还加工资,公司领导同事没在背后给我穿小鞋,没有因为我利用业余时间来参加培训学习而批评我,已经是谢天谢地了。”这句话还真不是矫情,它就是我真实心情的写照,过去几年的点点滴滴像一张张尘封的老照片一样,开始在我的脑海中回放。
当初报考北大除了我的书面申请中那些“官方”的理由之外,其实还有一个难以启齿的原因,几年前菊厂一个脾气暴躁、动辄骂人的高级别领导(几年前已经从公司离职)当着整个会议室同事的面骂我是“废柴一个”,会场的同事可能已经见怪不怪甚至习以为常,因为他对待多数同事都是这样的管理风格,然而那一刻我恨不得挖个地洞钻进去。也就是在这一刻我暗暗地做出一个决定“你可以瞧不起我,但我会证明我自己!”
为了报考北大在每天高强度的工作以及晚上加班后回到家,我继续挑灯夜战,周六日如果不加班我会将时间都投入在备考上,正所谓造化弄人,第一年我以一分之差落选,但我没有放弃继续准备第二年的备考,当我怀着忐忑的心再一次坐在考场的时候,命运再一次给我开个了玩笑,从高中开始语文一向是我的优势科目,我甚至创下了自己的记录(在公众号上一年原创超过50万文字)但鬼使神差地在紧张之下大作文竟然写偏题了,最终作文只得了个位数,北大之梦再一次与我远离。在极度郁闷之下我消沉了一段时间,一个接一个的打击仿佛就在验证那个暴躁领导对我的辱骂“你就是废柴一个”。
命运一次次地将我打倒,但我仍然选择一次次地站起,经过第三年的备考我以超过分数线30多分的成绩被北大录取,现在我仍清晰地记得当查分系统开放给考生,我颤微微地在网页上输入自己的报考号并点下确认按钮那一刻的激动心情,看到成绩的那一刻我泪流满面。我甚至无数次幻想当我老去写自己回忆录的时候,前言的内容我都想好了如何用段子开头:
我和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老师有如下几个共同点:
1.我们都是出身农村的孩子,家庭条件都非常艰苦。

2.我们都是北大校友

3.考北大我们都考了三年(他读的是本科,我读的是研究生)

在今天毕业的时刻我可以轻松甚至略带调侃地写下上面的文字,然而个中的酸甜苦辣真正感同身受的人可谓屈指可数,我身边有一个90后同事向我抱怨这一段工作太辛苦了,连续有两三个周末都没有得到休息,我象征性地点了点头对他的辛苦表示同情和理解,可是在我的字典里连续5年我几乎都没有双休,不是在备考的路上,就是在求学的途中。周一到周五在公司是高强度的工作,周六到周日在学校全天的学习,还有各种课堂小作业、期末考试、以及小组展示交流……

思考教育的本质

教育就像一副眼镜。 戴上眼镜的前后,我们看到的其实是同样的世界;但戴上眼镜之后,我们就能看得更清楚。受教育之前与之后,我们身处的其实是同样的世界,但是在接受教育之后,我们就能看得更清楚,想得更明白,选择得更有效,行动起来更有收获。尊品杂志的主编王拥娴女士在《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培养顶层思维方式》,这篇文章中提到:教育不是装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不是一纸文凭,而是自我培养和自我发现的过程,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培养一种思维方式。

曾经有一篇文章在互联网上刷屏《阿里P7,找不到工作》其中提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观点,在大厂很多人是作为基层螺丝钉的角色存在,每天在工作上忙忙碌碌,但静下心来仔细分析,其实所从事的工作内容价值极其有限,只不过自己恰好在这艘大船之上,所以误把平台当成了个人的能力,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那自己的成长会非常受限,终有一天当潮水退去的时候发现一直在裸泳的那个人竟然是自己。

这让我想到了一个精彩的比喻:

钻石被人扔进泥里再踩上几脚,但它仍然是钻石,砖头被人请进庙里面即使受人膜拜但依然是砖头。

  
作为个体尤其是大厂的普通员工,我们每天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这方面我们甚至要向一只小猪学习,在美国作家E.B.怀特的儿童文学《夏洛的网》中,当小猪威尔伯因为夏洛的网上面所出现神秘的文字而一举成名后,它的谷仓朋友们都替它担心起来,以为它会因此而骄傲自大,可小猪并没有因此而冲昏头脑,甚至晚上还会作噩梦,梦见人们拿着刀枪来捉它。它内心非常清楚地知道,人们对它的追捧并非缘于它自身的优秀,而仅仅是因为它头顶上方的那张蜘蛛网。

作为职场的一员,我们每天也需要扪心自问,自己到底是一颗闪光的钻石还是庙里的那块普通的砖头,是名幅其实的“王牌猪”还是因为夏洛那张神秘的网。
正是因为发自内心的危机感(我到底是钻石还是砖头)促使我在工作、生活、学习的道路上一直处在奔跑的状态,直到我进入北大的课堂之后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样的社会现实:那些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勤奋、努力。北大两年的求学生涯注定在我的生命当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里我面对面地体验了中国最顶尖高等学府老师的风采,他们甚至可以没有讲义的情况下,在一个上午或下午带你在中国传统历史与文化中尽情遨游;有些老教授两鬓斑白但他们依然风趣与幽默,会在课堂上大方地承认上一节课堂中个别知识点的疏忽与遗漏。
在这里我还遇到了一个个有趣、有料的同学,这里有世界记忆大师,有小镇做题家,有当地的高考状元,有在一二级市场纵横驰骋的投资大佬、有真实“家里开矿”的同学,有将足迹遍布十几个国家的空中飞人,有海外经历十余年的“非洲之王”,有隔壁光华的家属,有一个月跑几次马拉松不当回事的,有将CFA、CPA“变态”难度证书早已收入囊中的,有从高中起就在国外读书的,海外读本科的也是排成一队队……
这些优秀的小伙伴们可不是大家固有思维的“考证怪”、“头脑发达、四枝简单”,有八块腹肌每天不健身就难受不行的,像什么播音、主持、小提琴、琵琶、舞蹈信手拈来的……当然也有少数像我这样在大街上被人群淹没的“路人甲”。“三人行必有我师”结识优秀的老师,收获宝贵的同学友谊,这些是我两年当中最大的收获。
就像1000个读者的心目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一样,相信每一位同学对于过往这几年的经历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在这里我并不想生搬硬套的把毕业论文最后致谢那一页拷贝过来,在过去的几年当中,除了我本人所经历的苦,家人在背后默默的付出更是难以言表,我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一辈子没有读过多少书,但培养出了2个大学生成了整个村子里人们羡慕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有出息他们可以节衣缩食,为了让我一心备考与学习,过去的五年间我几乎没有做过任何的家务,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二年级我没有参加过一次家乡会、没有送孩子去过一次学校……疫情三年期间普通人经历了太多的生离死别,我也不例外,当我接到爸爸在电话那头泣不成声的话“孩啊,你妈快不行了”,此时我还在学校的课堂上,第二天就是学期的期末结业考试。哪怕我坐上最早班次回老家的飞机终究还是没能见到她最后一眼,这成了我一辈子的遗憾。
老俞在《在岁月中远行》中提到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让生命厚重的往往并不是那些欣喜的瞬间,而是苦难和越过苦难后的刻骨铭心。

两年前,当妈妈看到我的北大录取通知书,那一天她乐得合不拢嘴。今年我从北大毕业了,可惜她老人家看不到了,但愿在天堂她能感知到他儿子今天所取得的这一点点成绩没有让她失望。

结束语

每当我想要抱怨身边不满的时候,我就在内心中用鲁迅先生的一席话提醒自己:“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之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这些话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放在今天对我仍然有着巨大的警醒作用。
刚好前几天看到董宇辉在央视上的一次讲座分享当中提到:当年他父亲的一句话对其影响深远,那就是“人是万物的尺度,能够影响,改变,成就人的工作是最有价值的。”,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所存在的价值就在于这个世界因为由于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好,哪怕只是好了一点点。所以当你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如果你有进一步求学深造的打算,你可以在下方留言或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我会对你进行免费的的简历辅导。如果你有意报考北京大学,我甚至可以充当你的推荐人。希望能用我这一点点小小的影响力,为社会做出一点点贡献。
最后,祝我们毕业快乐,致敬每一个平凡但不平庸的我们。

2023-06-04 14:25
Tags: life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