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MBA你需要知道这些扎心的真相

这几天高考已经结束了,我在一则新闻上看到这样有些人打出了这样的一个标语,祝每一位考生金榜题名。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这是句典型的废话。经济学理论里面有一个基础性的假设即资源是有限的,高考就是典型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怎么可能每一名同学都金榜题名呢,如果我们连这一点独立思考的能力都不具备,那真的是智商堪忧。在向MBA进发的过程中这样的“坑”可能还真不少,作为一名过来人我基于个人的经验写这样一个小专题,就是想给后来人提提醒。

西瓜学院的创始人在一次采访中说过下面一段话:自己立足于专业水准的高标准网络营销培训,但是在同行的极其粗劣的那些网络营销忽悠面前,自己的内容反而是不被网民关注和认同的,到底应该做负责任的专业培训,还是做负责忽悠的过场式培训?之所以出现这种“高价值内容不被人关注,低价值内容横行其道”,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中国草根网民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我们会看到这样的普遍现象:你拿着牛逼的东西去给小白们,他们会说你装逼而不买单,当你拿着一些二逼的东西加上一些鸡汤忽悠给小白们,他们会蜂拥而至、如获至宝。

作为一名内容创作者,我们与其去抱怨这种现象不如好好思考如何去直面它,其实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也很简单,那就是主动对读者进行区分,我们可以主动选择目标读者,即那些具备独立思考的人,而将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排除在外。
有一个说法:商业是最大的慈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付费这种商业模式就是有效过滤与区分读者群体的有效手段。这篇文章只需要10个微信豆,也就是一元人民币,对于那些真正有需要的人来讲,其实从这篇文章当中获取的信息价值会远超一块钱,你在读完了之后可以把它分享给另外1个朋友,也就意味着只需要付出5毛钱的成本而已。对于那些不需要这篇文章建议的人来说,阅读前面免费的部分也就够了,这1块钱的付费收入并不能使刘顾问发家致富,相反有写这篇文章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按照工作日来折算我的人均单产可是它的几百上千倍。

第一个残酷的真相

MBA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这句话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你在当前混的不是特别如意,希望通过MBA来助力让你从不如意转变为如意,那么很可能会让你失望了。MBA的定位是从好上升到更好,而不是从糟糕变成好。还有另外一个说法“MBA在本质上是一种镀金行为”,既然是镀金那么底子也需要有切切实实的“含金量”,总不能在塑料上面进行镀金吧。

MBA的真正挑战

MBA最大的一个挑战并不在于课程的内容本身,从备考到毕业的三年历程其实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在这三年的时间里你需要来独自面对众多的压力,尤其是非全日制MBA,你需要面临着打破原来的生活节奏,合理规划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与家庭的关系。在你选择这一条路之前最好扪心自问,有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准备而不致于半途而废。
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在新东方有一位老师(唐叔),他原来是二三线城市的国有企业员工,每个月拿着微薄的收入。由于某些变故激发了他需要来改变自己的生活工作状态,当他得知新东方在招收老师而且每个月的薪酬是他当时的好几倍。为了能够成功的应聘上新东方的词汇老师,唐叔苦背单词,当年他在大学里面英语也是学渣水平,然而就是为了达到这样的一个目的,他经过测算每记忆一个单词,如果能够成功入职到新东方就相当于赚了几十块钱,所以每天对他来讲背单词不再是一个苦差事,相反成了一种目标和追求。
MBA的备考绝非坦途(当然对于学霸类型的人除外),这注定是一场孤独之旅(因为在我的身边已经看到不止一个战友在冲锋的过程中相继败下阵来)

再一次思考MBA的目的

很多没有读MBA或准备读的人一开始思考的就是“我能从MBA得到什么”,这让我想到了著名的黄金圈法则。

西门·奈克(Simon O. Sinek,1973年10月9日-)是一位作家,因发现黄金圈法则而出名。他的TED演讲“伟大的领袖如何激励行动”是TED中浏览量排行榜的第7名。 他于2009年出版了一本书《从“为什么”开始:伟大的领袖如何激励行动》(Start With Why: How Great Leaders Inspire Everyone to Take Action),阐述了他所述的一切都起源于人为激励的“为什么”的“黄金圈”法则,从而建立企业、领导创业、激励他人等。这本书在微信读书可以免费阅读,推荐大家找来读一读。黄金圈法则对于我最大的意义就在于提醒我们:

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这件事情对你的价值是什么?
对于人生的一些重大决策应该从Why开始考虑,而不是从How或What开始。如果你要选择MBA就要从内心去清醒地思考:自己为什么要去读,自己的初衷到底是什么。
常规来讲读MBA主要有以下几大目的:
圆自己一个名校梦,如果你只是普通本科学历,希望提升一下学历。那么MBA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当然在我的班里面也不乏有一些已经取得硕士学位但仍然来考清北的MBA,甚至在我所认识的人当中也有取得博士学历仍然来读北大MBA的,尽管这部分人是少数。但也反映了共同的目的。
获得职业转换,首先在自己本单位已经有一定积累的情况下希望通过2到3年的学习,能够在职业发展上有所突破,我们班上的同学通过这几年的学习,有的找到了事业合伙人,有的从普通公司进入到上市公司,根据不完全统计约有40%的同学成功晋升或者转换赛道。
积累高质量人脉,这一点也是不容回避的。能够进入这个圈子的基本上都是各个行业的骨干和精英,称之为卧虎藏龙并不为过。在两三年的学习过程当中,同窗的生涯会显得弥足珍贵。

2023-06-10 17:51
Tags: mba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