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部游学小记

三年的新冠疫情改变了我们身处的世界,MBA办公室老师对我们说“2021级可能是近几年最为幸运的一届”,从2018年开始就在筹备北京游学事宜,但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延迟了几年都未成行,在2023年的春天这个机会终于到来了。从发出游学课程及老师的介绍到安排同学报名,为同学们交待路线行程及校园内的注意事项,办公室各位老师可谓尽职尽责、耐心且细致。

由于提前在北京大学APP上进行了人脸识别认证,我顺利地从北京大学东门进入到校园,尽管多年前曾经在校本部漫步过,可回想起来已经是十几年前的经历了,而这次是以在校生的身份让我多了一些不一样的感受。北京大学的门口每天都有不少的游客拍照打卡,尤其是家人带着孩子,拍完照不忘嘱咐一句“一定要好好学习啊,过几年说不定你就可以来这里上学”,以前的我们也曾是打卡大军中的一员,而今天我们却成为了别人眼中的风景,在感慨这是一份荣誉的同时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刚一进入校门,便感受到了浓郁的学术氛围和青春活力。绿意盎然的校园,宽广的草坪和湖泊,清新的空气和阳光,让我感到无比舒适和自在。校园内五彩斑斓的花海让人流连忘返,柳絮在风儿的吹拂下慢慢飘荡,燕京学堂门口的花卉竞相绽放美得让人心醉神迷。

校本部的建筑同样令我印象深刻,其中以百年历史的校史馆和理科楼最为著名。校史馆精美的馆藏呈现了北京大学百年的历史进程,不仅展示了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也彰显了学校的强大实力和社会影响力。而理科楼则是北京大学传统建筑中的代表之一,既保留了古风古韵,又具有现代化的设施,展现出了北京大学在学术研究领域的精湛造诣。此外,校园内还有各种现代化的教学、研究设施和学生活动中心,为学生的学术、文化和娱乐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场所。

第一天的课程是文化自觉与想象中国的方式,由戴锦华老师为我们授课。

百度百科上是这样评价戴锦华老师:

“她恐怕是北大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之一,每次上课教室里总是人满为患。她恐怕是北大最有个性的女老师之一,从不用讲稿和PPT,在课间回答同学们五花八门的提问,穿起西装比男士都有风度。她坚定地主张反省和检讨中国的现代性及现代性话语的扩张过程。据学生的评价:听她的课,你得专心致志,一串串的术语、一堆堆独到的知识点滔滔不绝的涌向你,稍不留神你就跟不上她的思路和节奏,刚开始搞的你会很紧张,慢慢的适应了你会被感染的思维活跃神采奕奕起来。”

在第一节课刚开头,戴老师就说“让我们先来聊聊chatGPT”,我心生疑惑,作为一名研究历史、文化、电影的学者怎么会对于最新的科技圈如此关注?当普通民众热情地张开双臂拥抱新技术的时候,作为一名学者她思考的却是:通用人工智能会对人类文明带来什么样的负面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有多深。在chatGPT技术出现后火热的元宇宙、VR、区块链等技术似乎在一夜之间瞬间蒸发或销声匿迹,chatGPT的风头盖过了之前所有的热门话题,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隐忧。这种现象背后反映的不单单是某个技术的兴起或衰落,chatGPT将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都将产生重大的冲击。

在我们传统的思维和认知体系下,照片就是对真实世界的再现,然而chatGPT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宁静的局面。正如智能手机的出现让每一个普通人进入美图秀秀的P图时代,然而通用人工智能则在此基础之上更进一步,人们没有想到照片可以轻易地以假乱真,这将从根本上颠覆胶片的本质——真实性。我们的思维方式不得不接受这样的事实:有图有真相的年代可能一去不复返了。

看电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是很平常的一件事,在普通人看来看电影无外乎人们花一个多小时坐在漆黑、宽敞空间里面欣赏别人的故事。然而作为研究电影的戴老师带给我们的视角却是:
三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导致了不少中小电影院的消失,这不仅仅是一种商业上的变化,从更深层次来讲代表了生活方式也会随之发生改变。电影代表了一种大众化的生活方式。近些年传媒的形式从大众转向小众,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化的传媒方式逐渐势微,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分众传媒,精准推荐的小众时代,各种短视频应用通过大数据、精准推荐将人们一步步拖入到信息茧房中不能脱身。

我们平常在看电影可能只是一种娱乐、放松的方式,很少去思考电影的本质,电影是一种时间机器或者时间记忆的装置,它是有关时代、有关集体的记忆,从小小的一卷胶片到部分电影院的消失,从手机拍照到人工智能生成的以假乱真的图片,戴老师教会了我们两个很重要的概念:看与看见。面对我们眼前的这个世界,很多人都在看,但并不一定真的看见,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那英的那首《雾里看花》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从胶片到电影,从手机到chatGPT,看似不相关的概念在戴老师的演绎下让我们了解到,电影以及电影背后所折射出来的人与人性,让我学会用不一样的视角来看待电影以及电影背后的文化。

第二天的国学课由程乐松老师讲授,程老师的课程金句频出,让我们的头脑一次次经历着“思维体操”,在没上这个课程的时候我们每一个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可能都有着不少的误解,程老师首先带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当代的社会现象进行反思:

之所以很多人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过时了,其中很大的原因是他是用西方所谓的“普适价值观”来丈量一切。
 
每一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当个人在社会中变成只是一个符号性的存在(身份证号、手机号、工号、微信号),那么这将意味着高度丰富的个体性正在被社会所忽略。
 
当一个社会将财富作为唯一评判标准的时候,说明不是我们变了,而是这个社会病了。
 
哲学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捍卫人类反思的权利。
 
国学是一个有传统意义和象征价值的现代学术,而现代学术对国学的重建就是一种文化情怀的回归与再现。

我们当今对传统文化的误解不是某一个个体差异造成的偶然现象,尽管在历史上我们有着几千年悠久的历史与文化,然而可惜可叹的是近一两百年间整个社会对国学却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从“落后就要挨打”,从“西学东渐”,从“师夷长技以制夷”……我们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远,却很少人去反思在行走及奔跑的过程中我们到底失去了什么……

在感慨的同时,我们也欣慰地看到,至少在中国的高等学府,以程老师为代表的传统国学学者还在做着坚定的文化传承者,这是北大的荣誉也是北大人的责任。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