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世界

昨天早上我在坐公交车去上班的途中刷到了一则短视频,是中央电视台的记者采访云南偏远山区的张桂梅校长,张校长跟向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华坪女子高中接收的全都是来自大山的贫苦学生,有一年在学期开学收书本费的时候,有一个学生家长从家里到学校走了10个小时,当孩子家长把一塑料袋的钱交给张校长的时候,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因为虽然是一袋子钱,但最大的面值是5毛钱,大部分都是1毛2毛的纸币和硬币。

家长说:张老师这是我们家能凑到的所有钱了你先收下,如果不够我明天再去借,借了之后再给你送过来。张老师组织学校的老师一一清点完成之后,总计是53块8毛钱,书本费是150块还差了100块钱,张校长自己默默贴了100块钱进去。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前几天我看了b站上面看了一部名叫高考的纪录片,在这部纪录片其中有一集讲到中国每年有接近41万的学生参加海外高考,他们避开了中国国内高考这座独木桥(据统计参加国内高考的考生为1291万人),这41万学生所面临的选择是从高中甚至从初中开始选择国际学校就读,选择和国内教育模式差异巨大的海外教育体系。如果他们靠报考国外的大学成功,还要面临着三年大约150万人民币的留学费用。

两个孩子同样是面临着高考,看似是相同的起跑线,第一个故事的版本是中国的偏远山村妈妈为了给孩子交150块钱的书本费而节衣缩食,他们选择让孩子读书对他们家庭来讲已经是艰难的决定,因为他们的生活是在贫困线上挣扎。而另外一方面41万参加洋高考的学子,他们的父母是高校的博士、教授或者机关事业的干部,我们经常说寒门再难出贵子,在看似同一个起跑线上实则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母亲擦鞋

正如照片中熟睡的婴儿一样,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无论他的父母如何为他遮风挡雨,也改变不了这个社会存在着的巨大贫富分化,这就是我们身边赤祼祼的现实。

人们都说高考是一个指挥棒,把高考视为应试教育的代表来进行批判,觉得它在很多方面没有起到素质教育选拔的作用。但是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现实,高考是当前教育体制之下极少的可以将城里的孩子、县里的孩子以及农村的孩子放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用一套相对公平的标准给所有人提供了一次相对公平的机会。尽管它有着种种的不足,但是它毕竟给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提供了一个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

当然对于这个社会的精英阶层来说,他们可以选择不通过高考这个独木桥,他们有更多的人生选择,这让我想起了很早以前所看过的一篇文章。俞敏洪在一本书当中提到金字塔顶端有两种动物,一种是翱翔空中的雄鹰,另外一种就是慢慢爬行的蜗牛。在社会这个更大的金字塔上雄鹰毕竟是少数,但我们也不必因为自己是一只蜗牛而自卑、自怜甚至自弃。从个体角度来我们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家庭、生长的环境。我们唯一能做的就像俞敏洪老师在书中所说所写到的那样,持续不断地去努力。

人生不会一帆风顺,俞敏洪在《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一本书记录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努力三年终于考上了北大,然而在校期间却不幸得了肺结核住院一年,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依然没有自暴自弃,在医院期间坚持读了二三百本书,背了接近1万个英文单词,读了几十本英文原著。他在书中给年轻人的建议就是“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要放弃个人成长”。

他的上述经历让我想起来了电影《高考1977》,在电影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那样艰苦的环境当中,他们中依然有人每天在辛苦的劳动之余坚持读书,最终在恢复高考消息来临的时候,他们之前所付出的努力终于获得了回报。在这个场景中如果换成普通人,很可能就在那里怨天尤人,抱怨老天的不公,而俞老师在面对困难时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及努力奋斗的实际行动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并实践。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