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原子化的思考与实践

之前读过了几本关于阅读与写作相关的书籍,尤其是关于卡片写作法其特别强调卡片的原子化——即一张卡片只记录一个主题内容,尽管从字面上很好理解,可是在实际操作中到底怎么操作却没有特别清晰的说法。昨天机缘巧合在准备输出一篇文章的时候,突然对于这个观点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且经过实践之后效果确实不错,因此给大家分享一下。
写文章之前大家都有一个切身的感受,那就是素材的收集与准备工作,我昨天想写一篇文章来论述素材的重要性,可是怎么来论述这个话题呢,总不能就一句大白话:素材很重要,这说了等于没说啊。如果在此基础上再添加一点内容的话,再加上一个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俗语。可是这个表述还是太简单了,我想往下面再扩充延展一下,很尴尬的是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于是我随机翻阅之前所做过的笔记和自己所输出的文章,我在《flomo的应用介绍》这篇文章当中偶然翻阅到了下面的文字:

我身边有很多朋友、同学同我交流时总是苦恼”刘顾问啊,我最怕写文章了,几天都憋不出来几百字,太痛苦了“,在我看来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和个人素材的积累不足有着莫大的关系。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手中空空如也,不慌才怪呢。在我看来:收集笔记素材是为了后续的写作打好基础。就像打游戏的过程中我们随手收集战利品一样,昨天捡到一块铁,今天拾到一块铜,说不定明天就可以把这些材料打造成一件青铜剑,我们在日常学习、阅读过程中的收集也是一样的道理。

虽然这么多天过去了,但是当我读到上面文字的时候,我的内心还是有一点小惊喜的,为什么在几个月之前对于这个问题我能想出挺好的这个比喻(游戏打装备),而到了今天上面的这些内容几乎被我所淡忘了,尽管上面是我原创的文字。由此可见,即使是自己亲身输出的文字,也存在着遗忘的风险,其实想想也没什么奇怪的,因为这本身便是记忆的真相之一。既然自己写的内容都可能记不住,更不要说自己看别的作者写书提到的类似观点了,于是我进一步在笔记中浏览,发现了下面的两段文字,都是关于在写作之前如何对素材进行收集的:

其实关于素材的重要性,在《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一书中作者 奥野宣之强调过这个观点,由于在阅读过程中我们遇到的信息后续在产生什么样的关联是无法准确预知的,因为需要尽一切可能将这些信息记录下来,这个过程就是在为知识生产准备好适合它的沃土。
在这方面,作家纳博科夫有一个更为贴切的比喻:我所知道的是,在一部小说写作初期,我很想储备一些稻草、绒毛,衔些小石子;没人知道一只鸟对它未来的巢和巢里的蛋有多清晰的设想,或者鸟压根就不去设想。

这个时候我突然想到了笔记原子化这个特点,上面的三段内容之中后两个是我之前读书过程当中所偶遇摘录下来的,第一个是我自己的输出,为什么不将这三个片断集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卡片呢?于是我就形成了这样一个单独的卡片 笔记素材的重要性 ,用卡片笔记写作法来说,这就形成了一个永久卡片,这也就意味着后面当我继续想写这方面的文章来论述素材的重要性时,我只需要引用当前的这个卡片就可以了。
这里还有另外一个注意事项给大家分享一下,虽然我将上面的卡片称之为永久卡片,但并不意味着它的内容是永久不变,相信随着后续在读书的过程当中,我可能还会遇到更多有关素材重要性相关的内容,我后续还会持续去更新完善这个卡片。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