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中使用标签的误区及建议

在上次的直播分享之后,我看到群里的小伙伴热情高涨,大家热烈的讨论也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有益思考。我在观察大家讨论的过程当中发现不少人在记笔记的过程中,尤其是使用标签的过程中存在不少的误区,借此篇文章给大家来分享一下我个人的使用经验。
在当天的直播后提问环节,有两名学员分别提出了一个完全相反的问题:
一、灵感过少类:日常生活中我怎么没发现什么有意思的灵感呢?
二、灵感过多类:在阅读过程中发现书中全都是金句、完全抑制不住划线收集的冲动,怎么办?

没有灵感怎么办?

针对没有灵感这个问题我想分享的是:对这个世界要永远要保持好奇心,就像我举的幼儿园孩子提问这个例子,当我们是小孩子的时候一天到晚总是把为什么挂在嘴边,向家长问个不停,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感觉自己懂的越来越多,同时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也变得越来越弱。当你永葆一颗好奇心的时候,你才会发现这个世界的绚丽与多彩。
另外一个建议就是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有一句俗话讲处处留心皆学问,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当你觉察到身边一些值得自己思考的现象之后,再结合一些现代化的工具就可以将这些灵感快速有效的捕捉下来。

随想摘录
随想摘录

大家可以看上面两张小卡片,下面一张是去年5.24我在读到一本书时快速记录的观点(补充说明一下这张卡片记录是不规范的,因为缺少了上下文及关键的索引信息,我后续还需要完善),第一张则是今年我在公司食堂吃过午饭后突然想到的,我将这两条记录下来抽空的时候我就可以就良性的社交压力这个话题专门输出自己的原创思考。

素材过多时如何有效管理?

避免标签泛滥

尤其是对于新手同学来讲第一个建议就是:标签不要泛滥化,试想如果你收集了5000个句子,每一个句子里面都有不同的标签,5000句话就产生了5000个标签,其实是没有太大意义的。标签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在于分类和聚合,关于标签怎么样进行高效管理,在网络上也有挺多这方面的文章,本文只是简要提几点小建议(后续有空的时候我会专题来分享),对标签要有大概的规划(不一定精确但一定要有),先识别一下自己关注的领域,下面我来举几个例子:

我的置顶标签
我的置顶标签

我对于大脑科学、育儿、个人知识管理、心理学等一些领域是比较感兴趣的,所以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当中,我会有意识的去收集这方面的材料,并打上相应的标签,正因为是自己感兴趣的所以会乐此不疲地持续做这件事情。

标签精炼化

打标签的时候尽量精炼,我看到有些小伙伴的标签打得非常长,比如:这里是张三的学习笔记,摘星星(金句收集)、我的人脉银行、个人品牌文案……从字面上这些标签挺不错,但是却存在一些影响效率的因素,大家可以观察看一下上图中我在Flomo中所打的标签,一般来说是用英文单词组成的,当我们无论是在电脑上还是手机上快速录入这些灵感的时候,系统输入法默认就是英文状态,我们如果没有时间的话只要打上一个inbox即可,当在键盘上输入in的时候,Flomo就自动帮我们联想到了inbox这个标签,快速点选即可。如果你还要再切换为中文,然后再去打中文的关键字,如果是重名的字还得再进一步的去选择汉字,这无疑就降低了效率。而如果你采用英文方案就没有这样的烦恼了。

我的所有标签
我的所有标签

标签与分类

标签与分类的对比与思考
标签是扁平的,分类是层级的
标签是精确的,分类是粗糙的
标签是多维的,分类是一维的
标签和分类的重大差别在 《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这本书中,作者将标签视为索引,他提到:

将收录的信息索引化后提取:所谓“索引”,并不是信息本身,而是寻找信息的线索。正如“想知道怎么泡出好喝的咖啡,问一下××就知道了”一样,我们只需把握信息的参照方法和所在位置即可。

    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标签我们应该视其为“线索”而不是简单的对进行信息进行分类,在王树义老师之间的文章中他将标签定义为“抓手”,也是一样的道理。
最后,再将知识管理的小建议分享给大家,与君共勉: 知识管理 的建议: 不把信息当作知识,不把收藏当作学习,不把阅读当作思考,不把储存当作掌握。 不提炼总结、不应用学习、不深入思考、不实践反馈,就不会变成自己的能力。
因为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你不想错过内容,记得点下“赞”和“在看”,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号列表里了,感谢你的关注,我们下篇文章再见。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