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笔记自然生长

昨天晚上应合桃派的邀请在线直播分享了我日常记录笔记的实践,如下是精炼的文字稿分享给大家,如果想看视频版的同学等主办方剪辑并上传B站后我再将链接发出来。

重温敏捷宣言

iShot2022-03-20 09.55.35
iShot2022-03-20 09.55.35

个体和互动胜过流程和工具
可工作的软件胜过详尽的文档
与客户合作胜过合同谈判
拥抱变化胜过遵循计划
下面这两句话很关键
while there is value in the items on the right,we value the items on the left more.
右项有价值但左项有更大的价值。
我这里引申一下,深度思考大于表面阅读,提炼总结大于单纯收藏,为什么要和敏捷宣言放在一起,如果说我们读书进行的是表面阅读,有没有价值?也有价值。读书的时候遇到一些经典的句子收藏,有没有价值也有价值。我们认可右边的价值,但是我认为左侧更有价值,那么左侧的更有价值是怎么来体现呢?这就是今天给大家重点分享的部分。

案例1:慢慢来比较快

iShot2022-03-20 09.55.47
iShot2022-03-20 09.55.47

上面给大家举了三个小卡片的例子,一个是去年的5月份,一个是去年的8月份,一个是今年的2月份。大家如果单纯从时间跨度的角度来讲,跨度了大半年,这一次和核桃派预约直播的时候,我突然联想到这三个卡片之间内在是有密切联系的,只是说我以前没有关注到而已,其实他们表达的都是同一个含义——慢慢来会比较快。
如果从卡片笔记写作法的角度来讲,根据这三张卡片的内容加深了你对于慢慢来比较快的理解,如果不是这三张卡片,我们可能只会用这一个说法来表达:一口吃不成胖子。这样的表达本身也没有问题,只是显得比较单调罢了。而刚才举的这三个小例子其实就是从不同的侧面,进行了更为形象的表达。

案例2:素材重要性

iShot2022-03-20 09.56.00
iShot2022-03-20 09.56.00

像刚才给大家举的这三个卡片的小例子一样,大家都知道素材很重要,如果说从俗语的角度讲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是我们如果要写文章,你总不能每一篇文章里面都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几个字。我在读《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这本书的时候写了一篇书评:
很多男同学喜欢打游戏,打怪升级的过程是你可能今天捡到一块铁,明天拾到一块铜,说不定后天就可以打造成一个青铜剑,打游戏收集战利品的例子和我们写作过程中收集素材有着相似的联系。这本书的作者在书中的原文中有这样的一个观点:
阅读过程当中我们所收集到的这些素材,我们是很难准确去预判它将来会用到什么地方的,所以我们不能把这些灵感轻易的就丢掉了,所以要把它收集起来。
在这方面,作家纳博科夫有一个更为贴切的 比喻 :我所知道的是,在一部小说写作初期,我很想储备一些稻草、绒毛,衔些小石子;没人知道一只鸟对它未来的巢和巢里的蛋有多清晰的设想,或者鸟压根就不去设想。
当我们把这些素材的内容有效的整合在一起的时候自然就会慢慢形成我们自己独特的一些思想。像纳博科夫所说的那样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没有积极地收集那些稻草绒毛小石子,下面我再给大家举个例子:

案例3:社交压力

iShot2022-03-20 09.56.07
iShot2022-03-20 09.56.07

去年5月24号我看到一本书中提到一个观点:代码审视机制的优化,代码review在软件行业大家并不陌生但其实国内的很多软件公司都没有用到它的精髓,或者说用的有一些方向有些偏离,那就是把代码审视变成了一项指标和任务,就是你必须要找出多少个问题怎样怎样,而实际上真正的代码神代码审视机制,它是一种叫良性的社交压力,什么意思呢?
我作为一名程序员将自己的代码提交给一位资深的程序员,他审阅我的代码并给我提出代码修改建议,首先对我本人来讲它是一个很有帮助的,因为他告诉了我哪些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我之所以把代码提交给他,是因为我信赖他,我希望他能给我提供帮助和指导,他就是我的教练角色,他是有威望的我对他的信任本身是一种良性的社交压力。
在今年的1月15号12:59在公司食堂吃饭的时候,我就突然有了一个灵感,美食城购物广场有一个现象大家吃完饭之后很少有自己收盘子的,最后会有工作人员来收。但是大家有没有观察过,为什么大学和公司的食堂就是让食客自己去送盘子的?当我看到这个现象就引发了我的思考,公司食堂也需要花钱也是商业行为,但是为什么商业区就是服务员收盘子而公司学校就是食客自愿来收呢?
这就是我在当时那个时间突然想到的,灵感联想到了我之前的那则“社交压力”的笔记。大学或者是公司食堂与商业区的美食城有以下明显区别:前者是熟人社区,后者是陌生人为主。在熟人社区更容易形成良性的社交压力,就是我吃完了之后我会送盘子,那么我周围的人也会受到这种压力的影响。而商业区由于陌生人为主、流动性更强因此较难形成这样的效应。
刚才举的这两个例子,一个是代码审视一个是送盘子,表面上看他们有关系吗并没有,但是当我把它有效地记录下来并联想之后就产生了有意思的新知。

案例4:笔记不是一成不变

iShot2022-03-20 09.56.14
iShot2022-03-20 09.56.14

谷歌方法论中吴军认为把所有的东西都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做法是不对的,最重要的是什么?自己把自己擅长的事情做好,而不是什么都去造。几年前在读谷歌方法论的时候我觉得很有用,当时就写了打了一个标签:产业链。
在陈志武教授写的一本书《24节财富课》当中,他提到了一个观点,他发现中国的企业很倾向于产业一条龙,他解释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的中国企业或者社会契约关系是不够成熟的,说白了你不相信我,我不相信你,所以我不敢让你做,我只能自己做,这就是上下游产业一条龙。
事情到此就结束了吗?并不见得我后面就写了一些自己的看法。除了商业环境不够发达以外,其实还有另外一方面的因素叫商业竞争的需要。企业为什么要掌握上下游一条龙?因为如果他这样做了他能够更好的整合上下游能够发挥更大的竞争优势。
吴军认为小米不要做芯片即使做芯片也是二流的芯片,但现在大家看一看华为OA为什么都在努力的发展自研芯片呢?因为外界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当年中美的关系还没有剑拔弩张,而现在国际环境和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你不自己造别人就要卡你的脖子。
另外一个例子:《好战略坏战略》这本书有一个观点:
沃尔玛在成立早期还比较弱小的时候是如何战胜同时期的竞争对手的,关于这个话题网上有不少的分析,其中有一些观点认为:当其他零售店还在手工管理货物的时候,沃尔玛率先采用了条形码管理。然而真实的历史是当时比沃尔玛强大多的多的凯玛特同样也采用了条形码的系统,这就带来一个疑问为什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沃尔玛得到的好处远远的胜过了竞争对手?采用条形码只是外行所看到的表象,在这表象之下的是:沃尔玛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它可以通过条形码快速地管理商品的价格变动而不用人工频繁的去更换价签,除了这个好处以外更大的好处它可以将顾客的采购行为及时的分享给自己的供应商及配送中心。
因此沃尔玛的战略具备内在的协调性,条形码只是实现信息高速共享的其中一个环节,而它的竞争对手若只是模仿其中的单一环节是没办法构筑整体性竞争优势的,如果你想要模仿沃尔玛你必须采取整套的策略,而不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如果你在健身,可能偶尔也会幻想一下,如果能成为施瓦辛格该有多好。但其实你知道你不可能成为他。因为你不可能有“每天花5个小时健身,吃5顿饭,每顿严格保证营养充足没有油脂,并保证12个小时的睡眠”这样的条件和自律。你没法成为施瓦辛格,可是市面上的写作老师都在信誓旦旦地告诉你:只要做到这几点,你就可以。
当福特充满信心地宣布只生产黑色T型车时,他面对的是一个均匀的无差异的也是普遍匮乏的大众市场,当通用汽车区分为高中低不同档次时,他们看到的是一个金字塔式的市场,当电视频道从十几个裂变为数百个时,市场变成了一个蜂窝状的碎片化市场,而现在无数不知名的博客都拥有少量读者,淘宝网上面的小而美的网店也在快速发育,这已经是一个散点分布的市场了。
我为什么能够把他们三者联系在一起,因为我都打了一个标签叫模仿。而且这三个例子讲的都是盲目模仿。

来点小互动

下面四句话哪些对,哪些不完全对?

iShot2022-03-20 09.56.25
iShot2022-03-20 09.56.25

中国是最大的茶叶生产国之一但不是最大的出口国。答案是斯里兰卡
创建特斯拉的并不是马斯克 ,而是硅谷的2位工程师马丁·艾伯哈德(Martin Eberhard)和马克·塔彭宁(Marc Tarpenning)。2004年,马斯克看准了汽车市场“电”替代“油”的方向,就一拍大腿,带着630万美金,领投A轮,担任了董事长,Martin和Marc继续担任CEO和CFO
人们都喜欢听故事然而很多情况下,故事并不等于历史,就像在介绍青霉素的故事当中所提到的,我们所熟悉的版本就是弗来明在实验室里面将一些瓶瓶罐罐弄翻,由于其偶然的失误造就了神奇的青霉素,然而,真正的科学历史却告诉我们,从青霉素的意外发现到真正的工业化量产中间有着非常长的曲折路径。
2005年的时候乔布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面的演讲,他提到了stay hungry,stay foolish,但其实这句话并不是乔布斯最先提出来的,真正的提出人是Stewart

"Stewart 和他的人出了好几期《地球产品目录》(Whole Earth Catalog),然后不打算再出了,他们推出了最后一期。那时是 70 年代中期,我跟你们一样大。那一期的封底有一张照片,上面是清晨的乡间道路,就是那种如果你喜欢漫游,你会经过的道路。照片下面有一句话:'Stay Hungry, Stay Foolish'。这是他们的临别赠言。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我总是希望自己永远保持这个状态。现在你们即将毕业,我也把这句话送给你们。"

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发现了这些有意思的观点并经过求证之后给它打上相应的标签,那么后续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些标签来不断的来回顾刷新我们的认知,这样就能够产生新知。

黄金圈法则在笔记中的应用

iShot2022-03-20 09.56.32
iShot2022-03-20 09.56.32

以阅读、思考、写作为例,什么是阅读?怎么去阅读写作,这些重要但它就像敏捷宣言中右侧的部分,它重要但它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左侧即why的部分。What do you believe?就是你为什么要做这个事儿?一旦你把这个事情想清楚明白了,你很多事情做起来就是水到渠成。刚才提到了让笔记自然生长?当你积累了很多的素材之后,你其实不用担心没有地方来输出,当你真正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输出就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比如说我前几年已经写了很多的小专题,有刘顾问聊时间管理,聊产品经理、聊PMP,聊育儿等等。我每天有一些什么样的想法,我都会把它及时的记录下来,等我有空的时候我在电脑上简单的进行整理就形成了这300多篇的原创文章。
好,这是今天最后一页,给大家共勉。

问答部分

卡片盒内部如何变成是很清晰的思维导图的?
首先你自己要清楚你自己关注什么,你喜欢的领域是什么,比如说我自己就很清楚我对知识管理感兴趣,我是怎么读书的,我是怎么写笔记的,我是怎么输出的?等等我就会将这些相关的内容集合起来形成这样的目录。当然你在做这个目录的时候就是进行思维梳理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自动的,它是有意识的加工过程。
如何漫游笔记?
刚才在例子讲了随机笔记漫游的概念,我每天都会花一些时间漫游一下我的笔记,比如说我现在漫游的过程当中,发现五六年前我自己当时写了一些文字,但是我现在可能就一点印象都没有了,但现在来看看五六年前写的这些文章,我又发现了一些新的内容,就像刚才所提到的冬泳例子也好,海豹突击队的例子也好,它可能跨越了半年甚至一年,但当你把它重新的组织在一起的时候,就像化学反应一样产生了更大的这个价值。
工作笔记和个人笔记是如何区分的
今天给大家演示的都是我的个人笔记存储在我自己的 Mac电脑里,公司的电脑则存储是工作笔记,二者是物理隔离的。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