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岁月中远行


前一段通过微信读书偶然看到老俞出版了一本新书《在岁月中远行》,新东方的俞敏洪老师是一位知名的公众人物,生活当中的多数人对他的认识可能只是通过新东方或电影中国合伙人,虽然我以前也读过一些老俞写的书,比如《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从绝望中寻找希望》,我之前对于俞敏洪的刻板印象就是一个老土角色(在他之前的书中,他多数时候也是这样自述的)。相对于王强的专业潇洒以及徐小平老师的干练幽默,在新东方的三驾马车当中,老俞的的确是“稍逊风骚”。
随着近两年国家教育改革,新东方这一两年来在媒体上也比较高频率地出现。比如前一段他们关闭了很多城市的线下门店,将教室的崭新桌椅赠送给了边远山区的学校。当国家教育改革这只靴子落地了后,单从资本市场来看公司市值蒸发了9成以上,毕竟上一本书《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是在国家教育改革之前所出版的,所以我的心中产生了一个挺大的好奇,在经历了这场大风波之后,老俞的心境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他是如何来面对困境的。
通过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另外一个更加真实、具体、丰满的老俞。 如果用简单的一两句话来概括俞敏洪的人生,我想借用他自己的概括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从一个农村孩子到北大学生,从一个北大学生到北大老师,从一个只有13位学生的培训班到美国上市公司,从被美国连续拒签到周游世界。

这本书和老俞其他所写的书一样,从核心思想上自始自终都贯穿着一点——坚持成长:

每一个人的人生都不会一帆风顺,俞敏洪在《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一本书记录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努力三年终于考上了北大,然而在校期间却不幸得了肺结核住院一年,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依然没有自暴自弃,在医院期间坚持读了二三百本书,背了接近1万个英文单词,读了几十本英文原著。他在书中给年轻人的建议就是“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要放弃个人成长”。
他的上述经历让我想起来了电影《高考1977》,在电影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那样艰苦的环境当中,他们中依然有人每天在辛苦的劳动之余坚持读书,最终在恢复高考消息来临的时候,他们之前所付出的努力终于获得了回报。在这个场景中如果换成普通人,很可能就在那里怨天尤人,抱怨老天的不公,而老俞在面对困难时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及努力奋斗的实际行动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并实践。
在这本书中随着老俞的各地旅行,我们也顺便学到了不少的知识点,如他在书中提到:

相传在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来江东京口(今镇江)与东吴孙权结盟,共同抵抗曹操号称有80万人的大军。途经秣陵(今南京)时,见此地北依长江天险,紫金山山峦巍峨,不胜感叹:“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石头”指的是长江边上的石头山,南京古城就筑在石头山下,所以“石头”也指代南京。刘禹锡的诗“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其中的“石头”指的就是南京。诸葛亮力劝孙权在秣陵建都,后来孙权果然迁都南京,改名建业。此后,南京相继成为东晋和南朝宋、齐、梁、陈各朝的都城,“六朝古都”的说法也由此而来。

在游历天山时他写下如下文字:

“祁连”是匈奴语,匈奴称天为“祁连”,祁连山即“天山”之意。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其中的“天山”,指的就是祁连山,而不是今天新疆的天山。

更加令我大开眼界的是他对于古代历史文化的信手拈来,每到一处他都会将历史上在此地生活过的文人墨客与相关故事同我们娓娓道来:

唐朝的韩愈、柳宗元(被贬柳州,写出了“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的杰出诗篇)、刘禹锡,宋代的苏轼,明代的王阳明等,都是因为被贬谪,反而完成了生命的升华和跃迁。

相对于普通的大多数人,老俞的人生经历已然是一份传奇式的存在,如何体现我们的生命价值,老俞在书中指出了两种不同的活法:
一种是把自己像商品一样直播给别人看:典型的如自己每天吃了啥、喝了啥、玩了啥通过朋友圈或短视频平台来发布,生怕别人不知道一样。

另一种则是像蜡烛或手电筒一样:尽可能地去照亮他人。给别人生命的丰富性提供一些有借鉴意义的东西。

最后,以书中的一句话作为结尾与君共勉:

让生命厚重的,往往并不是那些欣喜的瞬间,而是苦难和越过苦难后的刻骨铭心。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