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跑步记

万万没想到,作为菜鸟的我竟然开始跑步了。
从小到大,在他人的印象当中我是以一个“瘦子”的形象出现,我清晰地记得直到大学期间,我的体重才上了三位数。在几年前我也曾经陆陆续续的跑过一段时间(最长不超过一个月),但最终还是没有形成习惯坚持下来。
其实说起入门跑步这个事特别简单,它不像其他运动还要准备专门的器材设备,只要简简单单地准备一双鞋子,大裤头和背心就可以。从公司层面有专门的3+1活动:

参加一项运动、结交一个朋友、培养一种爱好、读一本好书

在部门层面有专门的跑步小组,队长每周都会在固定的时间组织成员环园区夜跑活动。员工参加活动可以赚取相应积分,在季度末可以使用积分兑换相应的礼物(运动背包、保温杯、雨伞、登山杖等)。尽管有如此多的好处。但我个人却没有真正的融入其中。我总以自己时间忙为借口一次次地错过(多数时候确实晚上被安排了面试、会议等)
近期之所以对我产生了比较大的触动,让我重新把跑步这件事捡起来,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
前一阵晚上我在家无意中踏上了体重秤,当我发现显示的数字比我印象中增重了十几公斤,这让我大惊失色,于是我计算了一下个人的bmi,当我看到结果显示“超重”这两个字的时候,给我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别人眼中的“瘦子”竟然不知不觉间成了“超重”的胖子,这的确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
我进一步回想了一下,最近这一两年另外一件事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几年前平常所穿的裤子都是要系皮带的,然而这一两年开始我竟然发现皮带失去了用武之地,早上穿裤子的时候发现腰部非常紧绷,不管别人怎么说这种发生在自己身上切切实实的变化是无法回避的。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心理学上的动机理论:
根据维基百科的解释,外在动机(或外在激励)指的是从事某个活动的行为是为了取得外部收入,而内在动机(或内在激励)指的是任务本身的兴趣或愉悦带来的动机,“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的驱动力来自人的内心而不是外部的奖励或要求。就像孩子喜欢玩耍是他们发自内心的需要而不是家长对他们的奖励结果。外在动机会使人趋同化,而内在动机能促成人的多样化。 兴趣就是典型的内在动机。
组织鼓励员工参加体育活动还许以奖励,这种就属于外在动机的范畴,而我意识到自己超重的现实后从内心警告自己必须去运动就是典型的内在动机。
外在动机会损害内在动机,在《精进3》中作者采铜举了妈妈希望孩子努力学习如果取得好成绩就可以买玩具这个例子,从表面上看可以刺激到孩子去努力学习,可是另一方面孩子会获得一种错误的心理暗示,孩子会将“好好学习”与“妈妈的奖励”挂上勾,把这两者当成一种平等交易,如果孩子不想努力学习,大不了就安慰自己“那个玩具没什么好玩的,我不要就是了”,这可能会带来厌学情绪从而背离了妈妈的初衷。
这种现象在工作场景中也依然存在,布兰代斯大学心理学家Theresa Amabile在1984年发表的一篇关于动机和报酬的研究中谨慎地总结道:“与完全出于兴趣的工作相比,被委托的工作通常表现出较少的创造性。”Amabile还观察到:“活动越复杂就越容易被外部的报酬损害。”音乐、绘画、编程、极限运动等行业都是需要极高创造性的,艺术家、程序员们都非常在意自主性,罗切斯特大学心理学副教授Richard Ryan说“如果一个人越是感受到自主性受限,那么其创造力就会越少。”

运动也是类似,当组织或他人鼓励我们运动甚至许以奖励时,除非这种奖励足够诱人否则很多人会败下阵来,他们就像那个“得不到妈妈奖励玩具的孩子”那样自我安慰道“没什么大不了”。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最终不了了之。
经过这一周多的跑步给我带来了如下的改变。经过半个小时的跑步让我体验到酣畅淋漓的感觉,6点的街道空空荡荡,空气清新、鸟语花香,当我在跑步好像收获了整个世界。以前晚上有晚睡的习惯,现在跑步了之后十点多钟浓浓的睡意袭于是便早早的上床睡觉。晚上的睡眠质量也从原来的七十来分上升到了八十分。由于早上的跑步激活了全身状态,在公司上班时精力也更为集中,实在是百利而无一害。

关于跑步,你有什么看法,欢迎你的评论。

2024-04-04 09:21
Tags: health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